美文网首页故事
放下执念,清净自在

放下执念,清净自在

作者: 3daf5d8f01e0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0:55 被阅读24次

烧毁五百车的木柴,只需豆子那么点儿的火苗;销毁累世的苦痛,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多少时间?古印度有一则故事,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

二千多年前,佛陀住世时,距祇洹精舍七里之外,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老翁。佛的弟子阿难常去规劝他,劝他去见佛陀,老翁也曾想着去见佛陀。当他听说佛陀教人的戒律中,有一条戒律是不能饮酒。对于老翁,他要不喝酒,就像婴儿喝不到奶水一样。于是老翁还是一如既往地饮酒不停。

有一天,老翁喝醉了,醉醺醺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脚被路边隆起的树根绊倒了,顿时身体犹如大山崩塌一样,全身疼痛不已。老翁一面忍受着剧痛,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这痛苦来得真快呀。”

他想起阿难的话,心中萌生礼佛的愿望。以前,众人劝他礼佛,他都不听。如今,他决定亲自前往礼拜,为此众人都惊讶不已。老翁忍着痛苦来到祇洹门外,阿难知道他来了,高兴地去禀告佛陀。

佛陀说:“这名老翁不能独自前来,是被五百只大白象勉强拉过来的吧!”阿难没有听懂佛的话,加之出家人不打诳语,他很认真地说:“不是五百只白象拖着他来的,是他一个人来的。”阿难和佛陀不在同一个境界,所以看到的景象迥然不同。

佛陀告诉阿难:“这五百只白象在老翁的身体里。”或许,佛陀的意思是,原来的老翁嗜酒如命,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他都不肯来,好像要用五百只大象的力量,才能把他拉过来。如今他自己心甘情愿的来了,自然他的身上就已具备了五百只大象般的力量了。阿难招呼老翁礼拜佛陀。老翁虔诚地向佛陀顶礼,请求免除他的罪过。

佛陀问他:“积累了五百车的木柴,把它们全部烧掉,需要几车火才能全部烧尽?”老翁肯定地说:“不需要很多火,用豆子那么丁点的火苗去烧,犹如弹指之间,顷刻就能全部烧尽。”

佛陀又问他:“您身上的这件衣服穿了多久?”老翁回答道:“我已穿了一年多了。”佛接着问:“如果洗掉衣服上的污垢,需要几年才能全部洗净?”老翁说:“只要用一斗纯灰汁(编注:灰汁,用草木灰泡水后形成,草木灰含碳酸钾,能去污,是古代常用的清洁剂。),一会儿就能洗干净。”

慈悲的佛陀对他说:“您累积的罪业就像那五百车的木柴,亦像穿了一年衣服上的污垢。”智慧的佛陀用简单浅显的例子,打开了他的心结。老翁豁然开朗,犹如醍醐灌顶般,内心深处终于听懂了佛的教诲。他心甘情愿地放下了饮酒的执念,遵循戒律,渐渐地心灵改变得清净自在。

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巨木;一点星星之火,能造成燎原之势;一心从善的心愿,也会展现惊人的力量,消除累世的罪业。神佛拥有宏观的视野,他们能从一粒细微的沙粒中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能从人的善心中,看到一个人的美好永恒。如果一个人也能拥有广阔的心灵世界,那么他对待周围的人或事,或许也会多一些悲悯和慈爱,多几分坦然与淡泊。

相关文章

  • 放下执念,清净自在

    烧毁五百车的木柴,只需豆子那么点儿的火苗;销毁累世的苦痛,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多少时间?古印度有一则故事,提供了一个...

  • 2019-03-10

    执于一念必受困于一念,放下执念于心间自在。

  • 放手的智慧:既是对他人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放下还是放不下,在于一念之间,诸般烦恼苦痛,皆因此而生。不如放下执念...

  • 不念过往,放下执念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方能彻底放下执念,放下执念我们就自由自在了。 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 分享关于放下执念的禅语

    人们总是执着于心中执念,执迷不悟,放下执念,万般自在。分享一些关于放下执念的禅语,愿你早日大彻大悟,活出自我。既...

  • 心坦然,则光阴安暖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 32岁谈放下!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 放下执念,方得自在

    人之所以身心疲惫,往往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执念。唯有放下执念,想开、看淡,方得自在! 1、放下得失,收获平静。得与失...

  • 放下执念,身心自在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说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生死疲劳》在这句话后开始了讲述。 西门闹虽是西门屯的地主,却乐...

  • 放下执念,回归清净心

    2018年2月27日感恩分享第505天: 【座右铭】 “我是一切的源头!” “相信就有奇迹!” 【今日分享】 健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下执念,清净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wy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