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研究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的时候,对上课的研一同学做了个小调研:“你是否已经明确了你的职业方向?如果明确,是什么?”
有60%的同学选择了“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已经明确的人当中,又有70%的同学表示:“考公务员,成为公职人员。”
总的算起来,这次上课的所有学生中,约有40%的同学是希望成为公务员。
我非常好奇,私下的问了几个学生,你为什么坚定的要当公务员呢?
有这么几种回答:
1.公务员稳定。这个原因是多数同学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女生,经常会说:父母和我自己都希望稳定一些。我不太喜欢起伏和波动较大的工作,也不希望有太多的竞争,政府机关里工作比较适合我。
2.公务员压力小。公务员相对来讲,不像公司有强硬的绩效考核,也不需要面临市场的竞争和淘汰,业绩方面没有考核,会有较小的工作压力。
3.专业对口。有的同学是学习行政管理的,认为“公务员”肯定是“公务”比较多,用到的行政管理的专业知识多。还有的同学学法律专业,认为自己的专业所长,最适合的去向是公检法体系。
4.其它的都不想去。不想读博,不想进公司,不想创业,只能去做公务员。
公务员真的是稳定、压力小、只需要专业强、其它地方不想去之后最合适的接盘工作吗?
公务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也是工作岗位和要求差别很大的岗位。公检法的公务员,乡镇办事处的公务员,房屋管理处的公务员,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和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需要的工作能力完全不同,面对的工作压力来源也完全不同。
先说稳定。过去二十年,公务员系统确实是稳定的铁饭碗。但是未来呢?很可能就不稳定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很多岗位都随着改革,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速公路的收费员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但是一夜之间就取消了很多岗位。职业是社会需求的分工,社会需求变了,分工也会变。过去公务员更多是管理和执行部门,今天,很多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和协调部门。服务质量决定了你是否被需要。
然后说压力。首先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我们如果没有大气压,就麻烦了。压力是适当的范围和频率内,可以让人有兴奋感,提升动力和产率。可能所有工作都是有压力的。如果你希望在一个职业上有所精进和突破,必然会有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差距可以成为压力,压力也会成为动力。当然,长期的高压不适合身体健康。能够恰当的应对面临的压力,自我调节,是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一项能力。
我认识的许多公务员朋友,特别是年轻的公务员朋友,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也面临着考核,也经常加班。甚至很多人调侃到:“我是不是进了一个假的公务员系统?”
其实,每个工作都有可爱的一面,可恶的一面。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一件工作,有的人甘之如饴,另一个人痛苦不堪。
原因并不是这项工作太好了或者太糟糕了,而是从事其中的人没有看到工作的所有面,曾经只看到或想象到一个闪光面,把它当做了工作的全部。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有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
换成工作也一样:一个人只有了解了工作的真实情况之后,依然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才是真正成熟的职场人。
亲爱的朋友,你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呢?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多个方面的呢?欢迎留言。
2021/3/1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