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到家,开门进来就听到妈妈在厨房喊:"你们姑姑回来了,快出来迎接。"
然后就听到侄子和侄女跑向门口的声音,见我又抱又亲的。到客厅跟爸爸打完招呼,到厨房看妈妈在做什么饭,然后回自己卧室换衣服,之后被两个小屁孩缠得只能边陪他们玩儿,边等妈妈的饭。觉得心里踏实,又温暖,这就是每天下班到家后重复的场景。
在码这些字的时候,听着爸妈边看电视边逗两个小家伙玩儿,家里不安静,但我心里很平静。
三个月前,我没想过我会如此习惯这种家里有人的生活。
那时候,妈妈说我过去五六年都自己一个人住,觉得我太过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家里多个人就不舒服,她觉得这样我性格也会受影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加上我15岁就离开家到异地上学,觉得我没有好好感受家的温暖,所以她要过来陪我住一段时间,让我习惯家里有人的感觉。(这只是妈妈的想法,虽然离家小,但每天都会跟家人通话,回家了也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关系很亲密,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更不觉得我感受的家庭温暖少,爸妈永远会觉得自己给得不够。)
我确实跟妈妈说的一样,太过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什么都自己做,想干嘛就干嘛,不受约束,自由自在,舒服极了。爸妈偶尔过来陪我几天,会很开心,等他们回去了也不会觉得有太大变化,我还是会回到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如果家里有爸妈和哥哥一家之外的人来,我就多少会不自在,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会很焦虑,我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会觉得别扭。出门对我来说是很煎熬的事情,除非是特别想见的朋友,不然我都把能退的约都退掉,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舒服地呆着。
妈妈说来陪我常住的时候,我觉得怎么可能短短几个月就改变五六年的习惯,现在发现我太高估习惯,也太低估人的本性。
每天早上,妈妈会叫醒我,在我洗漱的时间做好早餐,两种小菜,抹好果酱的馕,五六种干果,倒好的茶。中午回家妈妈已经做好午饭,跟小家伙们玩耍的同时饭也吃完了。晚上下班回来又是热腾腾的饭,小家伙们的闹腾中看着动画片或儿童书,跟爸妈闲聊几句。如果能把自己从手机中抽出来,我就回自己卧室看书或写东西,抽不出来就刷手机到被爸妈催着洗漱。生活特别舒服,感觉我什么都不用操心。周末不再想着宅在家里,带着他们出去转转,或出去见个朋友唠唠嗑,好像周末也变得不那么单一。偶尔下班回家发现家里有别的亲戚或爸妈的朋友,也不觉得别扭,倒是觉得家里更热闹了,真好。
上个月妈妈为了接侄女回来回去三天,回去前包了100多个饺子,冰箱塞满了蔬菜和水果,买回来够我吃一个多星期的馕,说怕她回去了我就不好好吃饭,我说:“妈,我自己一个人生活五六年了,你还担心这三天啊,太夸张了吧。”
然后妈妈回去的第二天我就被自己打脸了。没有妈妈叫醒,我起晚了,随便拿了点吃的塞包里就赶去上班。中午纠结着到底该吃什么,最后都随便去个饭店填饱肚子,晚上回家后安静的家有点冷,我就在沙发上发呆,想着:“天啊,过去五六年我是怎么一个人生活的,太可怕了吧。”
妈妈陪着我的这几个月我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什么活儿都不会干了。我那天跟妈妈说:“你来了之后确实觉得有家人在身边真好,很舒服,很开心,同时觉得毕业后选择不回去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要是那时候回去了,我在你们的喂养下变得白白胖胖的(现在也不瘦,哭!),还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就是个废人。”
妈妈说:“你要是那时候回去了,你早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才不会让你逃避结婚这么久。”
我说:“那不回去更对了。”然后两人开始爱的吐槽。
我现在没办法想象两个月后爸妈回去了,又回到自己一个在家,我会多不习惯。但至少妈妈的目的达到了,我不再排斥身边有人,不再觉得家里有人会别扭,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向温暖靠近的呀。
(文/Aries-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