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个凄惨的故事叫逼上梁山,故事情节也是家喻户晓。但如果你认为这故事只会出现在历史、小说或者故事里,我会认为你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被逼的故事,诸如父母“逼”子女培优、成家、生子,领导“逼”员工履职、尽责、达标,朋友们“逼”你去喝酒、玩牌、娱乐。虽然凄惨系数焉能与林冲相比,但是内心的不情愿却是一定的。难道你就没有亲历过?
这不,岁序更替之际,单位确定年会主题要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相匹配,并号召全体员工参与。如是,负责组织的支部书记便把我这个“活动消极分子”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纳入了帮扶工作。
最开始的动员工作缘与“巧遇”。中午去食堂吃饭,电梯间我们相逢,书记就开始了首轮轰炸。先是说明年会的基本要求是人人参加;再说活动主题符合时代特色,团队选择的是串唱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有代表性的歌曲,并配上一段“6-1”;随后就是你是老同志,亲历了这四十年,还有经历过“6-1”的基础,你要积极参加。
出于礼貌和支持工作的角度,也许是觉得不用真出场,我给出如果全员必须参加,我就站在合唱队伍中去,实现总的目标;“6-1”还是年青同志参加的好,就别糗我了。
不知道是自己的意思没有表述清楚,还是书记真觉得我是在谦虚,第一次召集大家进行活动动员时,我仍然位列“6-1”名单,且是原计划人数减半后的队伍中。也许是书记怕我“不给面子”,竟主动挑我为伴,当我以乐感太差,真跳不好力辩时,对方以多听几遍就有感觉了继续“高压”,把我架到了虎背上。
第二次,开始配对练习,我不仅身体僵硬得有如同事所说的跳“僵尸舞”一样,还老是“阻挡”舞伴前进的步伐。我再次叫饶,书记巧施恩威之计,就是不松口。在抹不下面子的无奈中,我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再练一次,不行就换人。
随后我多次私下找人商量如何替换我的事,却收效甚微,似乎他们早有攻守同盟一般。还实施专人辅导,争相夸赞“已经跳得很好!完全没有问题”等“捧杀”的策略,让我置身不尴不尬、啼笑皆非的窘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演练的深入,基本动作逐步向协调发展,自己也产生已经上了梁山的幻觉,那就树立“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斗志,去面对职业生涯即将嬗变前的最后一次“疯狂”。
其实,这种交谊舞在80年代初期流行时,我是曾跳过,并作为毕业汇演的节目登过大雅之堂,被称之为“三步、四步都会”的一代。只是当年纯属娱乐,从没认真练习,加上岁月的冲洗,已全部淡忘,留给逝去的青春岁月了。现在选择的华尔兹属于高大上的舞曲,当年从来没有试过,要重温旧梦,难度系数太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要融冰成水,也非立竿见影,一气呵成。
但愿到了年会舞台,不会掉链子,拖了大家的后腿,扫了大家的兴。
朋友,你有过这种上梁山的经历没有?如果有,你是否也是坦然面对!
2019年元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