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重读《牡丹亭》

作者: 慢慢趣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6:46 被阅读22次

     

十年后重读《牡丹亭》 十年后重读《牡丹亭》

      说实话,每天早上都会万分痛苦。五点钟,闹铃准时响起,可我却一定要在做完N多个仰卧起坐之后才能离开枕头,挪下床铺,睁开双眼。人生真是何其痛苦啊!日日月月年年,周而复始!

        那让人如此痛苦的究竟是什么呢?乍一看,应该是那个该死的闹钟吧。每天早上它都会在我们的梦里准时响起,像催命鬼一样在你耳边惊声尖叫,让你每天清晨都要经历灵魂出窍、魂不附体,而后又元神归位的折磨。

        面对如此折磨,可能我已经怒吼了无数次‘砸了它,砸了这该死的闹钟!’可是,灭了它一个,还有后来钟。我们会手贱地再定一个闹钟,再放床头,再日日遭受其百般折磨,再无数次怒吼‘砸了它’。如此看来,让人如此痛苦的并不是这小小一闹钟啊,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定闹钟的是我们自己,憎恨闹钟的也是我们自己。准确的说,造成这一切痛苦的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

        生而为人,何其珍贵。但贵在哪里?贵在人人有追求,人人有梦,人人有情。这三者是永久不能被摆脱的,它们就是人生。人生苦短,我们都希望人生永恒。那么人生如何才能永恒了?若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永恒只是一个虚妄; 若从哲学角度来看,人只有不断追求,有梦有情地好好活一世,才能超脱肉体的死亡而到达永恒。

        但问题的关键也恰恰就在这里。当我们把人生的追求上升到哲学意义的最高层次的永恒时,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情,我们的梦应该被超越:人的本质就在于追求,人生就是无数个‘情’与‘梦’,无数个追求的集合。如此,当暂时的追求没有实现时,无须焦躁,无须痛苦,因为即使实现了,我们也无法摆脱新的追求要求的驱使,去重新在内心定一个‘闹钟’;同样,当新的追求产生时,无须害怕,无须担忧,因为害怕与担忧都是徒劳,你内心设定的‘闹钟’ 会依然响起!

        由此看来,生而为人,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

相关文章

  • 十年后重读《牡丹亭》

    说实话,每天早上都会万分痛苦。五点钟,闹铃准时响起,可我却一定要在做完N多个仰卧起坐之后才能离开枕头...

  • 目送

    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画在石上的《牡丹亭》

    重读《牡丹亭》,画石来应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惊觉相思不...

  • 二十年后重读《廊桥遗梦》

    二十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时只觉得平平无奇,不过是一个俗套的婚外情故事罢了;二十年后再看这本书,却被感动了一把,也许是...

  • 读牡丹亭

    昨天听了张弘老师的课,深度剖析了牡丹亭,让我对牡丹亭有了全新的认识。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知,他著有临川四梦。牡丹亭是...

  • 读名著学写作:让我们重读《红楼梦》吧 24(日更第71天)

    上一篇:让我们重读《红楼梦》吧23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单单从标题看,...

  • 重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我

    重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我的读书分享。 这一回里,贾宝玉憋在家里有些闷闷不乐...

  • 二十年后重读红楼有感

    读一部好书,或看一部精彩电视剧,都会有一种进入状态的感觉,这个过程很奇特,让你从现实中抽离出来,陷入故事中或人...

  • 八十年后,该重读鲁迅么?

    1936.10.19,鲁迅去世 1 鲁迅是很多人中学语文阅读题的梦魇,大家被迫读着拗口的白话杂文,还要揪出鲁迅笔尖...

  •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

网友评论

  • 陈雨池::hibiscus::hibiscus::hibiscus::hibiscus::hibiscus::hibiscus:至少读了十遍:smile::smile:、词句很优美

本文标题:十年后重读《牡丹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h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