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看了很多教我们管理时间和自律的文章。看的时候是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对作者崇拜的五体投地,但一考虑到可实施性,就偃旗息鼓了:早上5:30起床,我这一生不超过5回(熬通宵不算),就是上高中时,我也没起过这么早;计划好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几点到几点完成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我真的做不到――其一,宝妈的时间得随着宝宝走;其二,我的文字功底还没有达到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固定字数并高质量文章的水平。
那怎么办,还是和以前一样得过且过吗?买的书上面都积了灰尘了,下载的各种学习APP躺在手机里打开过几回,反而是那些社交APP,整天占据着我的屏幕。每隔几天都要自我反省批抨一翻,每隔几天都要立一次flag,可一到考试等紧要关头,才发现这些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于是,我想找一条适合我的途径去慢慢提升自己,哪怕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好(每天记一个知识点,每天看10页书,每天写500字……这些都是很小的目标,不难达成),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第二天应完成的事件都在备忘录列出来(换了手机截屏不会用,不方便上图),第二天,每完成一件事就把它删掉,如果完成了,这一天的备忘录就没有了,如果没完成,这一天没完的事项就永远留在我的备忘录了!
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仼务执行起来也感受不到很大的压力,不用刻意关注时间,可以不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可以很好的享受过程,同时也更高效。
把目标拆解得更细致,更明确,更容易完成。这样我每完我一件事就会有成就感,从而激励我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试了一周,效果挺好的,现在已经慢慢的在养成习惯。也许坚持半年,我进步的效果会更明显吧。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单纯的“拿来主义”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就会心生羡慕,也想着效仿,但完全的照搬照抄,只会得到一个空壳。若以目标为导向,去寻求适合自己的途径,或许能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吧!
昨天在MBA智库(微信公众号)里翻到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个观点,大意是说,那些嘴里说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那些人,是在欺骗自己。我深以为然!你都不去做,怎么可能做得最好?“最好”是由差到较好到最好这么发展而来的。这就好比说一颗小树苗,他说我要么不长,要长就一下子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总之,以结果为导向,拆解我们的目标,在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胜利!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