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雕剧喜获丰收,霓虹剧《我是大哥大》去年异军突起,湾湾尬舞鼻祖剧《紫禁之巅》也被强大的娱乐狂欢浪潮挖坟鞭尸群嘲。
我刚开始也以为《东北插班生》是和它的前辈们一样的重量级沙雕剧。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不久前分别看了范少勋和陈昊森的作品,见了剧照里的他们很是熟悉亲切,所以还是看了。(爱奇艺靠不住,可能要搜网盘。)
剧照左陈昊森,右史元庭主角之一
陈昊森这种类型的青春片,能及格已经很不错了。
豆瓣6.2,很中肯了东北大碴子遇上弯弯腔这样的设定,文化碰撞和冲突肯定是最大看点和笑点啊。后来发现主要是东北话自带搞笑基因。如这一段:
“你瞅啥?没见过这么帅的沈阳陈冠希啊?” “靠北啊,一下说自己丑一下又说帅的,你讲三小啊!”
但身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对东北实在太熟悉了,所以电影里每每要cue某个点或玩儿哪个梗我都会提前意识到,整个人观影状态就是:请开始你的表演。实在是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观影乐趣。
但不要紧,还有另一个看点。青春少年兄弟义气啊,热血啊,燃啊。
由于整部电影采用倒叙开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还真吓了一跳。还真拍出了一种嗯,《新世界》里黑帮刑讯的那种暗黑恐怖的感觉。
但很快,进行正叙的时候,那股浓烈的沙雕气息简直分分钟上头。
闯了祸被夜总会扛把子老爸从东北发配到台湾的高中生——王虎,原本是提着早餐在天台上吃瓜看戏,未料到刚入学就凭一杯豆浆意外搅和了台北三大校园黑势力拜总长的仪式。落地道了歉,又将三大势力的总把头分别用东北特有的方式问候了一遍。
督促对方减肥
势力一问候对方脱发
势力二可怜张文风,这总长还没捂热乎就黄了。另两方找茬想找王虎讨个说法,张文风见王虎是自己学校的学生,拦着不让,“我寄几的人,也是我来叫逊,还轮不到你啦!”于是三方混战。王虎脚底抹油溜得快,躲过了一劫。
张文风:陈昊森饰那这听起来贼拉厉害的总长仪式,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原来是三方势力打算约架群殴,巅峰对决拼出个123来。拼出的老大就是总长,日后主持地方事宜和维持片区和平局面。
未料对决当天势力一忙着自家面线摊儿生意,挪不开身;势力二哄女朋友,没来;总长就这样自动落到张文风头上。所以大家并不十分服气,为日后矛盾埋下伏笔,也成了“两岸兄弟一家亲”的催化剂。
第二天上课,发现冤家路窄,王虎和以张文风为首的小团体居然喜闻乐见地分在一个班!
张文风小团体经常每次派一人前去叫阵挑衅,两方对峙经常是鸡同鸭讲,但都秉持着:虽然听不懂你讲沈么厚,但气势上绝不能输!但都被东北式敞亮儿的活雷锋怼了回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比如,小团体之一商店插队,老实排在队尾的王虎一句“咋恁没素质呢”怼到前面,后来以为对方是低血糖把人公主抱到最前面结账,还热心跟周围人解释,吓得对方花容失色。
有比如,王虎买了一箱零食闷头猛吃,小团体又派夏宇豪前来挑衅,结果王虎又误会了对方意图,化身东北老姨一脸慈爱强行给对方塞钱,让他多买点儿好吃的。
这一连串儿令人窒息的沙雕操作下来,本来是张文风他们重点针对防范的搞事儿刺儿头,现在只是需要关爱的智障白痴。
一起过过事儿,慢慢的消除偏见,情感先行跨过南北文化习俗语言壁垒,促使大家成了中二热血的生死之交。
兄弟情哈 马路牙子喝啤酒然后,还是忍不住夹带私货,提一下我深深羡慕的、这扑面而来的少年感呀。
不光是皮肤紧致,红润剔透有光泽,头发浓密乌黑油亮,还是,连牙龈都粉嫩得发亮啊。
藏好范少勋又及,细观察就知道为什么一搜陈昊森就会有那些有点尴尬以至于无法坦荡安利他的传闻了哈哈哈哈。明明《红色气球》里还没发现呢。我这老是错过重点的双眼啊。
最后还有几点忍不住想告诉那些希望通过此片了解东北的台湾的旁友们——电影中的很多处理真的只是为了笑果啊。
第一,我们东北人虽然热爱皮草,但真的没有彪到去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四十度穿貂。
第二,王虎的貂和金链子大概可以换一车茶叶蛋。
第三,我们东北,真的,快有十年,没人哼《两只蝴蝶》作为自己的出场BGM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