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情随笔
怎样获得学习的持久动力?

怎样获得学习的持久动力?

作者: 鸟游于云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07:11 被阅读9次

2007年,全省地税系统开始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几年来,我市地税系统积极响应省局的号召,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认真组织岗位练兵考试,提高了我市广大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七年来,先后涌现出五名省级业务能手,20多名市级业务能手,几十名县级业务能手。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支比较成熟的兼职教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和业务骨干,都是各单位工作上的中坚力量,有很多已经担任中层干部,为地税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从总体上看已经深入人心,正在成为我市广大地税干部的共识,正在成为很多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地税干部的自觉行动。

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截止到目前,仍然有一些同志把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对学习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对考试有抵触情绪。出现这些现象其实也不足为怪。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一些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多次考试成绩不及格,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平心而论,我们组织了那么多次岗位练兵考试,除了个别岗位的考试题曾经偏难过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从来也没难为过大家,有很多是题库里的原题,只要是认真地看几遍,及格绝对没问题。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仍然有一些年轻人不及格,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问题究竟是出在了什么地方?是这些年轻人智商有问题吗?绝对不是,这样说连他们自己也不会承认。是我们目前的奖惩办法,包括考试纪律不够严格吗?也不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目前的考试纪律已经不亚于高考了。至于奖惩办法,市局有规定,各基层局也都想了很多办法,奖励不可谓不丰厚,处罚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力度。这样看来,一些干部的问题还是出在了思想上,出在了学习态度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学习目的问题。

人为什么要学习?

有的同志认为,学习是为了生存。非常正确。所以,有些年轻同志在没有考入地税局之前,千方百计地学习公务员考试的有关知识,一路过关斩将考入地税局,成为了一名地税干部。但是此关一过,就像是十年寒窗的学子考入了大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从此有了铁饭碗,开始放松学习,甚至是停止学习。正所谓“十年的媳妇熬成婆”。“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开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所以,在我们地税部门,生存问题似乎不能成为干部学习的主要动力,因为在目前的机制下,地税干部基本上是不存在生存压力的。

也有的同志认为,学习是为了发展。非常正确。在我们黑河地税部门,不经过一番学习和奋斗,在县局当个股长、分局长,在市局当个科长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有些干部在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之前,是谦虚谨慎的,认真学习的。但是随着职务的加身,抬头一看,前面的路已经非常狭窄,再往上上升的空间几乎没有了,于是开始心灰意冷,开始放松学习甚至是停止学习,出现了所谓的“正股级现象”,“正科级现象”。这样看来,发展问题也不能成为干部学习的持久动力。

也有的同志认为,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一定道理,我们每年都有几次考试。考试不及格,自己面子不好看,还要影响单位荣誉,领导也不高兴。因此考试前要学习一下,怎么也要弄个60分,这部分人属于“60分万岁型”。但是,抱着这样想法的同志考试一结束,学习也就马上停止了。到下一次考试前,再突击一下。这样看来,考试的压力只能管得了一时,但管不了一世。

也有的同志认为,学习是为了奖金。有一定道理,人类文明几千年,物质刺激一直是对人类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刺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分析近年来我们几个考试成绩提升比较快的单位,都是在物质刺激上花了大力气。但问题是,奖励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奖金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发放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学习,很多同志会因为获奖无望而放松或放弃学习。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都是因为没有弄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究竟是为谁而学习?如何才能获得学习的持久动力?这是我今天要谈的主要问题。

人为什么要学习呢?我认为,学习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是为了自我实现,是为了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如果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那就太肤浅了,那就只能带着投机的心理去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比如说,有的同志口才好,有的同志文笔好,有的同志有组织能力,有的同志业务强,有的同志有技术、会电脑,还有的同志会来事儿,说话让人高兴,做事让人感动。只要具备以上某一方面的长处,都可以在我们地税部门获得一个位置。如果一个同志既能说能写,又精通税收业务,那就是文武双全了,这样的人才虽然有,但不是很多。从理论上讲,一无是处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总会有他的长处,只不过有的人的优点更突出一些。但是,为什么各个单位每年都在喊缺人?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就是缺能把话说明白,能把活干明白的人。

那么,既然我们已经在地税局工作了,绝大多数人也准备在这儿干一辈子,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工作需要修炼自己的能力呢?那就是学习。有的同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干好工作上,却这山望着那山高,千方百计地往上爬,这能行吗?就算是真让你上去了,真的能胜任吗?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所以,与其这样不靠谱地钻来钻去,不如沉下心来认真学习。

如何学习呢?

首先要明确学习方向。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一条船的话,你就要有一个航行的方向。你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将自己驶向既定的方向,还是随着生活的浪涛随波逐流呢?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是有限责任公司。老天爷不会给我们无限的时间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此,在学习之前,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深处:自己到底适合往哪个方面发展?

定位很重要,如果定位不当,就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做最好的自己”不是追求十项全能,而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长处,把自己最优秀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不看报,连《新闻联播》都懒得看,却偏偏要成为单位的笔杆子,这可能吗?早晚不会露馅吗?

写的方面不行,可以磨炼口才,说的方面不行,可以钻研业务,如果业务也不行,还可以研究电脑,如果以上这几方面都不行,还可以搞后勤。只要做个有心人,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长处,这个世界总会有你的位置。如果以上这些方面自己都找不着感觉,那我劝你就别在地税局混了,干脆找个小生意做吧,比在地税局每个月混几千块钱的死工资强,还能做个纳税人,为社会做点儿贡献。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十几岁还没有一技之长,那只能说这个人实在是懒得可以。

确定了方向以后,就要坚定不移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我们有些同志之所以学习效果不好,就是因为精力太分散了,没有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刀韧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能够学有所成。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招牌,也就是核心竞争力。比如说我们一提到张砚军,就会想起税收业务,一提起刘兆岩,就会想起他的演讲……

也许有的同志说,我已经有了一技之长了,我已经“毕业”了,还需要学习吗?有的同志已经快六十岁了,还需要学习吗?

需要学习。

一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比如说税收业务,政策经常变化,经常会有新东西,如果不跟踪研究就会落伍。

二是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招牌更亮。比如说,虽然自己已经有了一些能力,但是还有没有提高的余地呢?不管你有什么特长,不可能已经达到极致了吧?只要自己还有追求,学习就不会终止。

三是学习对身体有好处。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什么气?不是生气的气,不是和别人较劲的气,而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浩然正气。今年的索契冬奥会,习近平同志到俄罗斯访问接受俄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大概这样一段话: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状态,通过读书,一是可以丰富知识,二是可以培养浩然之气。这是习总的经验之谈。我是觉得,一个人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这口气都不能丢。听说士臣兄目前正在研究中医,这是否也符合中医的理论呢?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同志一退休,好像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其实是没有解决好“气”的问题。

四是学习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我们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能,都是一个有着无限宝藏的金矿,把自身的潜能挖掘出来,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才能不枉活一世,才能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胡耀邦同志1986年辞职以后,曾经这样表示过,我这一生还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二是不会作古典诗词。他在去世前,学着写了不少诗词……

我们当然不能和胡耀邦同志相比。但是,领袖也是人,也是从普通人变来的。尼克松在他的《六次危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生活确实不单纯是寻求普通意义上的享受。我们总是想袖手旁观,过较为单纯的生活,集中全力使生活更闲散些,活得更长一些并留下更多的财产。但是,应付危机必须有创造力。它要求发挥一个人的全部才能。当他回顾一生时,他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他是否达到了尽力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的预期标准?或者是仅仅使用了他的部分才能?”

因此,当一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以后,应该很自然地寻求多方面的发展。当一个人已经快到六十岁的时候,他应该想想六十岁到八十岁应该怎么活,怎样才能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做一个越老越有价值的人?

这样看来,学习就不是一件临时的事情,而是终生的事情了。“活到老学到老”,很自然地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然选择和生活状态了。

所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吧!你的潜能有多大,学习的空间就还有多大。学习的目标不是要超过谁,而是为了穷尽自己的潜能……

如果你年复一年地认真学习,年复一年地认真工作领导还不提拔你(据我观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领导),那你也不会失去什么。这是因为,如果你真的通过学习和工作磨炼了一身的本事,就不需要任何人来提拔你了,因为你已经把自己“提拔”得差不多了,你将变得无所畏惧。

靠别人提拔是被动的,自己“提拔”自己是主动的。

一个人的命运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来掌握。

您说呢?

相关文章

  • 怎样获得学习的持久动力?

    2007年,全省地税系统开始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几年来,我市地税系统积极响应省局的号召,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

  • 如何获得持久的动力

    进入咱们演说修炼团关的伙伴,或多或少曾经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没有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像打鸡血一样带劲了,没有起初的那个...

  • 学习的持久动力

    今天想说一个关于学习的话题。我们是怎么去学习?是靠着意志力还是自主喜欢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自律更多是...

  • 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才是选择的唯一标准

    大数人进入社会后,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根本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要学习什么,自然无法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01 近...

  • 精进自我的认知框架及主要问题

    1.意志,自律,动力的持久,习惯,品格,习惯,动机,精力,安健是底座 怎样时效 怎样知识管理 怎样读书 怎样思考 ...

  • 激发学习的持久动力

    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看看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老鼠大脑中多巴胺的活性,来控制它们的坚韧性。 他们先把老鼠分成两...

  • 人怎样才能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

    人怎样才能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 课本和成功学书籍给你的答案无非是让你化悲痛为力量、要不满足于现状、强化企图心、假想...

  • 如何获得学习动力

    首先,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 一个人的想像如果不能超越他现时的能力,他就会停止学习,他的生活就会变成简单的求生。 任何...

  • 学习的内在动力才是持久的

    1,孩子感受到求知是快乐的。~这是内在动力。 引发求知本身的欲望。 如去超市买东西,简单的数学公式可以表达一大堆话...

  • 怎样获得瘦下去的动力?

    昨天中午吃了半个榴莲,10个韭菜猪肉饺,还有一种油炸的米制品。但是我早餐和晚餐吃得非常少,分别吃了一片吐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获得学习的持久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wd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