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上风光,千秋雪里画苏州

作者: 石海Hi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00:04 被阅读826次

    佛教讲缘分。

    邂逅定慧寺,是这趟苏州行最有价值的故事。

    清晨,葑门换乘站下车后,穿过空荡的十全街。这种仿古商业街,各地无异,都是夜晚繁华,白天疲乏。在凤凰街的报刊亭,买了张地图,还没细看,抬头瞥见前方巷口立了个牌坊,古色古香,匾牌书写“定慧寺巷”,就往里去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都说江南寺庙多。定慧寺,至少在我之前的认知范围里,是毫无概念的。小巧玲珑的寺庙,占地不大,名气貌似也不大,与在当地工作多年的朋友通电话,对方一头雾水,说不出个方向来。

    是个不经意的邂逅。

    对于旅行,我的态度是,不要提前查看攻略,因为不想走在别人的记忆里。兜里揣上一些钱,告诉自己,当这些钱用完了,就可以回来。

    一个简单的行李包,一双结实的鞋子。下火车的第一时间,买份地图,拿根笔,在地图上画圈。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你只能在地图上去把握,然后让双腿的感觉去告诉你确切的答案。你不知道你这短短的一个线条,你会遇到什么微笑,你会邂逅什么风景,一切,都在惊奇中进行,你能做到的,就是去收获。

    我在寺前犹豫许久,进入?或是离开?门前没有售票处,也没见有旅客进出,貌似非旅游景点,贸然进入参观,是否不妥?

    收好地图,绕寺一圈。寺旁叫苏公弄,走在弄堂里,阳光明媚,将人的影子拉了好长。这里看到一个小门,看似简单的小门,却也有独特之处,门板上贴着一张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小纸条,似乎在悄悄提醒,一墙之隔,隔的是庄严国土与凡俗世界。抬起头,黄墙之内,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在风中,正值深秋,一树金黄,闪烁耀眼。

    请香,礼拜。入乡随俗,既是进了佛门净地,借用人家的礼仪,那是一种尊重。

    与一般寺庙的格局无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行人无几,人影稀疏。安静,十分安静,是身处寺内的第一感受。殿前银杏树下,几位老年信众与两位师傅在交谈,一来一往,吴侬软语,温和得不得了。旁边,两位中年女子朝着大殿方向唱吟经文,满脸虔诚,如若无人,一片和谐,让人的心瞬间沉静了下来。

    稍作休息,经斋堂出寺,天王殿前,一衣着破烂的中年坐着晒太阳,小个子,目光呆滞,一僧人从旁走过,男子呼:喂!僧人停下脚步,微笑,问:没吃的了?男子起身凑过来,拉拉衣角,答:刚吃了个香蕉。僧人笑笑,不语,回过身来向斋室走去,不一会儿,又走回来,手里捧着三个苹果一块哈密瓜,送到男子手上。

    心中合掌。

    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地方,没有失去原有功能性的建筑,有人情味的人儿、事儿,不是为献媚远方游客,简简单单。

    出了定慧寺,再往巷子深处走几步,就是罗汉寺双塔遗址。

    门票不贵。

    进入园区,才发现,偌大的院子,就我独自一人,一人享用这么一个幽静的空间。

    遗址里,双塔依旧,大殿已毁,残垣断壁,不,确切说来,是空遗一个地基,几根断柱。墙边一排走廊,辟为石雕展览区,都是些祥兽、莲花,后院是为盆景区。墙角一排的残佛石雕,线条流畅细腻,尽显姑苏祥和之气。一群鸽子绕双塔来去,秋风过,满园银杏金黄闪烁,仿佛有了风的声音,看到风婀娜的舞姿。

    我就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拉紧衣领,晒太阳,听风声,听鸟鸣,看银杏。难得的惬意。

    出行的目的不就是这样么,从你待烦了的地方去往别人待烦的地方。风景没有太大区别,不同的只是你的心态,你可以暂时将自己从一种模式化、惯性的人际关系中强行剥离,然后从陌生的环境中去审视这个自我,自省几日,厘清思绪,探寻内心,回来后才能更加以主人公的身份对这副身躯进行掌控。

    在路上,与陌生人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因为他当你是他远来的风景,就如你将他置于一棵树下,一个窗前,当做远方的一部分。你们可以选择性的交流,在有所保留的前提下找到一种平等的姿态。然后相视而笑,告个别,结束短暂的熟悉,互成彼此的陌生,匆匆过客。

    一个人行走,决定总在很短时间出来,方向跟随心情快速调整,行程只对自己负责。看看街头的人们,贪婪与古人对话,走马,不观花,只发呆。

    能发发呆,就很快乐。

    图文|石海    地点|苏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檐上风光,千秋雪里画苏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aa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