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公平,核心素养,内涵发展,创新思维受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空巢现象日渐普遍,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孩子,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找到一条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主题。
关键词:自治发展核心素养立足实际特色兴校
进入21世纪,全世界都迈步于为新一轮教育改革,人们对当前教育的满意度持续下降,各个领域超前的思维不断地冲击着教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持续增加,条件艰苦,人才缺乏,留守儿童增加,各种困境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教育扶贫,教育公平,关注乡村生活,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当下中国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一、改革现状之需
2017年4月22日23日,我作为一个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老师,有幸参加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第二届教育创新峰会。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三次参与到这样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从甘肃平凉到广东深圳再到北京,一路追来,一路学习,一路成长。见到了久违的老师、同仁、专家,听到近乎天籁之音的演讲,看到了老师们近乎孩子般的抢答与辩论,尤其是受许多领域的前沿思维的冲击,让人脑洞大开,热血沸腾。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超越着自己的极限,我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灵魂和肉体浸润在新思潮的海洋中。同时也看到了德高望重的杨东平院长,倍感亲切。《中国教育会好吗》在教育创新峰会中得以肯定的回答!隋鑫一个斜杠青年的连续创业的逆袭只是个例。为5岁半儿子设计,持续近7小时的专注学习的“高铁小达人项目”的“三有PBL开源实验室创始人”周华杰,他的这种做法是很多父母和教师难以企及的。我国有14万所小规模学校,地域、历史条件和遗传以及多方面的现状是不相同的,很难有一套适合各个学校的育人方法和管理策略。就拿我们小学来说,在校84名学生中,有39名孩子属于留守(只有一个家长在家)儿童,占了近46.5%。父母离异且都不在身边,由空巢老人照顾的有6人,占到了近7.2%。10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有4人40岁到50岁之间的有2人,30岁到40岁之间的有4人。民用教师转正的占到40%。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学校条件属于较好一点的,在更多的村小条件和师资不及我们学校。社会公益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关注乡村教育,优化师资结构,倡导教育公平,确实是远水难解近渴,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如何让村小变得“小而优、小而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孩子不再成为被施舍和怜悯的群体,怎样让这些孩子全面发展,不被遗忘在角落里,成为社会忽略的对象?
大寨小学花开遍地二、自治创新之路
在2017年2月深圳南科大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第三期2017年寒假培训”中,以“自治与发展”为主题。他们认为自我管理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自治是发展的前提。在1919年-1920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发现中国的学生学校大多没有自治意识。(1)近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自治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得做出客观科学的论述。我们要自治才能够发展,那么我们的自治的着力点在哪?就在我们一线的教育者身上,我们要探索、创新、发展,这一切行动需要“自下而上”的进行。“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是重要的呢?”(2)杨东平院长在《中国教育会好吗》一书中和 “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中都有论述:在缺乏全民性的社会运动、缺乏大规模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基层和民间,是启动和激活改革的重要机制;是基于对教育改革的现实性、可能性的认识;是基于对复杂的教育改革机理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南巡”中讲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3)因此,不回避问题,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攻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指导我们深化改革的方向。
缅怀 播种——清明节活动三、实践育人之行
用实践打造“立体”德育课堂,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我校立足实际,相继开展了以“走进会师圣地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实践课程,培养师生爱国主义情操;以“守护文化根脉,共建人文校园”为主题的活动,把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引进校园,号召全体师生“继承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农根文化融入到各种教育活动当中;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引导同学们懂得感恩,以积极的态度,感知幸福,感受世界的精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以“春风化细雨浸润师生园”为主题的春分校本实践课,把二十四节气习俗引进课堂,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热爱科学知识,拥有美好希望;以“缅怀感恩播种”为主题的清明节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没有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没有祖辈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会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会缅怀革命先烈,会感恩先辈,孝敬父母,会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以“忆苦思甜爱的雨露”为主题的谷雨实践课,同学们在挖野菜、捡野菜、煮野菜、吃野菜的过程忆苦思甜,用具体的行动播散爱的种子……
平凡的坚守——三八节活动以“平凡的坚守”为主题的“三·八节”实践课,在“三八节”当天,我校五、六年级同学凌晨五时摸着漆黑来到学校集合,首先由老师做动员讲话,涉及到同学们身边最常见的师爱、母爱,启发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老师讲到的以外,同学们是否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为社会默默做奉献的伟大女性朋友呢?今天,就是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组织了本次活动——近距离感受环卫工人的工作,体会她们的平凡与艰辛。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够有所新的发现,新的感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春寒料峭,同学们忍受着零下十摄氏度的低温,双手冻得通红,但没有人愿意停下来,他们彻底地打扫街道卫生,用心感悟“劳动之耕苦,劳动之果甜”的道理。他们运走的不仅是垃圾,也许或多或少净化了心灵;送给环卫工人的一双手套传达的是那份暖暖的真情。环卫工阿姨每天辛苦的工作深深地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小记者社团的朋友带着感动告别了环卫工阿姨。
中午,他们又一次走进了安静又有点凌乱的农家小院——徐佳俊的家,一个九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家。引人注目的是窗台旁边的几盆小花,看起来是刚刚浇过水,虽经历了寒冬,仍然在茁壮成长。正是这几盆可爱的小花,为冷清的屋子增添了无限生机。我们简单地说明来意之后,她便与我们交谈起来。虽然孩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了,但徐佳俊的妈妈对他的期望有增无减。她说,生活中最困难的是她对孩子的学习很少关注,她害怕孩子有心理有阴影,希望在学校里师生多帮助他,让徐佳俊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她最盼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采访临结束时,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们要一起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增加孩子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结束时,面对这样一位坚强而又善良的母亲,我们只能用近乎苍白的语言劝慰她:我们一定会一同照顾好孩子,也希望她爱惜自己的身体。起身离开后,她一直送我们到巷子口,许久才回去。
走在回校的路上,我们依旧被春日的暖阳抚摸着,我又一次感慨:一个柔弱不堪的农村妇女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撑起了一片天,这难道不是母爱的神奇吗?
“妈妈,洗脚”一个简单的动作。“我的妈妈”、“母爱”、“我最尊敬的人”、“环卫工人”、“平凡的坚守者”等一篇篇优秀的习作,这些都是我们农村孩子真真实实的生活片段,正是这些小学生点点滴滴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偏僻小村庄变得纯真而又精彩,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一个平凡的岗位,我们在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教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我们更应该立足实际,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积极的去体验,去实践,或许会有惊喜的收获!
每一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都是学校开展“立体”德育活动的契机。每一次精心策划的活动,每一次活动过后的收获,都让学校的德育课堂立体而丰富。基于这样的认知,我校将德育工作与各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由于学校地处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在入校前并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学校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结构,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和活动方式,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忆苦思甜爱的雨露——谷雨四、内涵发展之探
挖掘生活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整合学科内容,创办特色学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农耕用具和农耕背景下的生活用具、生活设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是否让它永远的从人们记忆中消失,还是有所继承和流传。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浙江宁溪小学“山水宁溪”校本课程和永嘉县花堂古村石公田小学的“田园教育课”的成功是很好的范例。
我校地处农村,身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我们搜集濒临遗忘的农耕背景下的用具和生活用品,建成了集农耕、民俗为一体的儿童乐园“忆风润园”。把校园的西南角的一块杂草丛生的地方进行改造,材料是旧椽檩,旧轮胎、以及各种农耕背景下的工具。
我们以不同的农耕背景下的农具为主,开设“农耕文化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在查阅、采访、搜集、交流、记录中感知传统农具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比如“犁”的课程中,同学们通过犁的发展,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二牛抬杠”,到“软套独耕”再到“机械耕作”感知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对犁的深入探究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兼顾了历史、语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探究中还有同学提出了现代“机械耕作”不如“软套独耕”的问题,让“生态保护、健康饮食”的主题成了辩论的焦点。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在辩论中成长。再如“蜂箱”课中,同学们在前期的调查和查阅中,得知了蜜蜂的勤劳、蜜蜂是天才设计师。在搜集与整理蜜蜂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中,把统计、对比的思维能力巧妙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课标知识。还有同学在对蜂箱的观察与深入养蜂人的调查采访中,得知传统“铲蜜”的残酷,现在“收蜜”的人性化,(很久前人们是铲蜜,把蜜、蜂以及蜂巢一并煮入锅中,通过过滤、得到了蜂蜜、蜜杂,勤劳的蜜蜂随着蜂蜜的形成永远消失;而现在的“收蜜”是只把蜜收走,并留给蜜蜂糖水,让蜂蜜吃。蜜被吃,蜂活着),把人文、关爱的品质得以相传。学校以“我是勤劳小蜜蜂”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本课更具现实意义。再如“水井”课中,在传承《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的高贵品质的同时,地下水的的保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对“瓦窑”、“砖厂”、“树脂瓦工厂”的了解、对比、分析中,批判的继承,科学的评价。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升子》——万物启蒙乡土课程在“升子”课中,面对着我们一同学奶奶提供的“升子”时,同学们脸上流露着好奇的表情,当得知这既是盛东西的容器,又是称粮食的用具时,好奇变成了惊奇,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播下了合理、公平的种子。“讨升子”“一升米和一斗米”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辩证。“升子”与“升”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斗”、“担”等传统的计量单位。在对“升子”形状的探究中,对等腰梯形、正方形、容积等数学知识应用学习得到巩固。而且更加具体化,贴近生活实际。在有趣的探究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还学会了做人。
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高,实现 “立德树人”的目标,要让村小变得“小而美小而优”,也许有千条路。学在窗外、人人为师、社会是课本,这是当前教育又一主题。我始终认为要:立足生活,整合资源,高度自治,内涵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2).杨东平《中国教育会好吗》2016.05第37-39页。
(3).《人民日报》2013.11.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