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干行业干货心理与社会
心理学研究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心理学研究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作者: 精气神806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0:27 被阅读17203次

一,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这是成功人士与一般庸人的一个判断标准

1,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人生的一定阶段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努力,开始朝着目标起步。

开始的时候,三更灯火五更鸡,甚是努力;坚持不了几天,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后是一日曝十日寒,越来越稀少;到最后,完全销声匿迹。行为努力上停止了,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许多人,往往在新年时间节点的时候(New Year's Resolution),看到别人的年终总结,于是乎总结自己不堪回首的目标完成情况,然后怀着对自己的苛责,痛下决心,从新年开始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然后又是一个,努力、减少、放弃,这样一个循环。

此之谓小人常立志!

2,也有的一些人士,自律性极强。定下的目标,总能实现。每天一点点,每月一大步,每季节有进展,年底回首拉开别人一大步。

就像人们在爬山,看着一级级台阶不高,但是当你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的时候,你确实已经登高望远,不是站在一个层级上,你的格局和视野都因为站得高而级数般放大。而从山底下仰望山顶的人,也往往羡慕猜测山顶的风光,彼此之间的差距,真的已经拉开。

总结这些人的成功,有偶然的成分,但是个人的努力却是不可或缺的最主要因素。那就是立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目标一步步去努力接近和实现这个目标。

此之谓君子立长志!

3,为什么有人能够定下目标坚持下来,有的人却总是半途而废?

有的人说是性格因素,有一定道理。有的人比较专一,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反复就是围绕一套降龙十八掌;有的人兴趣比较广泛,就像里面的杨康,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最后沦落为不入流。

有的人说是制定目标的技巧,是不是过高,不可企及?也有一定道理。人的能力和可动用的资源有限,一定是符合实际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脱离现实的目标,那是幻想。

有的说是激励机制,在人的行为动机上,也有道理。比如原来农村的孩子,为了跳出农门,可以比城里孩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但是,我总感觉还没有准确说到点子上:也就是任何人在长时间努力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精神懈怠、松懈的状况,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坚持下来?有的人就此止步慢慢销声匿迹了呢?

比如说勾践三千越甲吞吴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是因为有亡国之恨,所以痛彻心扉不敢懈怠。但是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亡国之君,好多都是一蹶不振,勾践是怎么一点点熬过来的?

这里面一定另有原因。

二,墨西哥到加拿大长途山脊步道的背包客的故事

Pacific Crest Trail and Hikers

Wild Pacific Crest Trail 背包客

1,有部影片《走出荒野》,描述的是一个背包客在婚姻触礁,母亲去世,自己在绝望中生活多年之后,独自一人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远足之路,通过挑战自我长途步行找回自我的故事。

这个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基于(Cheryl Strayed)关于PCT的传记,据说当年曾经是《纽约时报》的销售排名第一。

为什么大热?因为难度特别大。太平洋屋脊步道贯穿美国西部荒野,全长4286公里(2663英里),从墨西哥边界开始,经过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到加拿大边境地区。最低处近海平面,高处4009米,经过25个国家森林,7个国家公园。

太平洋屋脊步道与美国东部的阿帕拉契小径(Appalachian Trail),以及大陆分水岭步道(Continental Divide Trail)并称美国远足三冠王。

2,太平洋屋脊步道每年4月从墨西哥边境出发,到9月份10月份陆续有人走完全程。

根据对走完全程或者放弃的背包客的研究,有两个点是一些背包客退出的脆弱地带:大约出发开始100英里的地方,以及1000英里的地方。

100英里的地方好解释:那就是一吃不了苦,试试真的不行,就开始见好就收;二是有些伪背包客,拍完照了,可以撤了。

对于一些有经验的背包客来说,在闯过100英里敏感脆弱点之后,他们在之后的慢慢几个月的远足中就形成了一种这样的生活习惯:早上随太阳升起醒来,吃备好的馅饼饼干,把帐篷收拾好放进背包,然后开始步行,步行。穿着带有昨天汗水浸渍的湿凉的衣服,蹲在树后面洗洗身上,每天晚餐吃点面条变成了标配。

即使已经形成日常习惯,慢慢地等到新奇和挑战的刺激褪去,这些重复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慢慢变得无聊起来。这种无聊的感觉,往往会在走了1000英里附近出现,也就是出发不到一半,远足接近1600公里的地方。

背包客克莱尔.亨利.米勒(Claire Henley Miller),在2015年在1232英里的地方退出,她在书中描述这种现象:开始的时候,始终有新的激动人心的东西出现,在这条路上见过太多的太阳和月亮。但到了现在,在一英里一英里走下来后,旅程变成了平庸的琐事,就是醒来、步行、搭帐篷;然后洗漱,这样的事情一种重复下去。

另外一个背包客写道:为什么我在到达终点前250英里的地方放弃呢?因为我的远足步行已经完成,走不下去了,我的精神上已经结束了。

3,人们参加远足步行或者是追求其它项目,那种麻木、完了、没意思的感觉,会让我们放弃曾经让我们激动不已的目标,即使我们像上面那个背包客一样已经完成了90%以上的任务,完全有能力完成最后的10%。

也许,找到人们为什么容易半途而废的秘诀和钥匙可能就在这里。

三,关于人们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些心理学家关于围绕行为习惯的情感经历的研究,会帮助我们解释这种现象,并且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1,习惯的下降和消沉趋势(the Downside of habits)

大多数人知道成功完成目标,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有一些成功学,根据人们的行为和人体生理学分析,得出21天可以养成一个成功的良好习惯。通过把行动养成自动机械的习惯,可以把目标变成可以重复的规则的区间,然后一步步帮助我们达到目标。

比如说,你想减减体重?你就需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管住嘴,迈开腿。想写部小说,有没有时间?可以每天早起半个或者一个小时写作。习惯和目标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市面上出现了琳琅满目的这类畅销书。

但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太平洋屋脊步道背包客都熟知的一个现象:必须要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跨越开始的100英里;那些可以帮助你达到目标的良好习惯,一旦你太过习惯于这些机械的行为习惯行为去达到既定目标的时候,这种习惯会变得无趣、无聊,也可以转过来攻击你让你放弃你原先的目标,让你更有可能退出。

就像婚姻的磨合,在经历过一年磨合碰撞新鲜之后,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固定的工作生活轨道变成了日常循环,慢慢地变得单调麻木无趣,所以有个电影叫《七年之痒》,说的就是一个婚姻七年之后开始寻求新刺激的危险时期。

今年高考之后,网上不少信息是关于“孩子考完了,大人也不用装了,可以去办离婚了”。这就是许多中年婚姻遭遇停顿没有意思的危机,只是怕影响了孩子高考,才勉强凑合。

2,习惯的双面定律(double law of habits)

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和商务教授温迪.伍德(Wendy Wood)和他的同事,要求一些大学生记录在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里,每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们在做些什么,比如学习、锻炼或者参加社交活动等。

同时他们也要求这些学生,对于他们所参加的活动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进行从负面到正面的打分评价,比如0-10分。

在分析研究结果时,伍德教授发现当学生在进行这些习惯性的行为的时候(Performing habitual behaviors),学生的对于这些行为的评价感觉有较低的情感强度(less intense emotions),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缺乏骄傲自豪的感觉(less pride)。

这种现象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即使非常享受的行为活动,比如看喜欢的电视或者与好朋友外出闲逛等,也慢慢变得没有意思。那么,这种行为如果是针对一个需要长期付诸行动才能实现的目标来说,是一样的。

比如,三年的高考冲刺。因为需要三年的时间,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都想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通过老师和学校家长的教育督促,孩子的学习成了三年期间唯一的主旋律,早已养成习惯。许多孩子慢慢麻木,无所谓兴趣不兴趣,反正都要经过这三年,最后的考试就成了上刑场,反正谁不也都要熬过这一遭嘛?

工作和学习,这两个对人生最为重要的日常活动习惯因素,一旦变成习惯性的机械动作,就会变得麻木,不再那么令人舒服或者不舒服。

伍德教授据此解释这种现象为:行为习惯的双面定律。重复机械的行为习惯,有多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一种行为的记忆,让后让身体的器官和意识对特定行为形成习惯,让这种倾向变得更强。另外一种效果,就是这种机械的重复,会从心理上弱化你的反应强度(weaken your emotional response, and voredom starts),那么你就不会再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体会到足够的乐趣。

伍德教授还注意到,比如早晚刷牙有益健康,这种行为习惯也早已植入现代文明每个人心里。但是人们,早上出门前一般刷牙去除口臭,但是晚上如果回来晚或者感觉疲乏,可能晚上就取消了习惯性的刷牙。

人们的生活大多是被大量的习惯性行为构成的,因此研究这些行为习惯中的情绪经历如何变得麻木无趣,如何行为逐步减轻、抑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原先的行为科学是把人当作机械,研究如何养成习惯提高效率,有许多研究比如21天养成习惯,比如刻意练习可以帮助你成为专家的10000小时定律;但是,伍德的研究,开辟了另一种思路,为什么那么多人如方炮制,却总是虎头蛇尾不能坚持走下来?也许,答案就在回头研究成功者和半途而废者,行为习惯执行中的一些细节。

四,启示:战胜习惯性行为机械无聊没意思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要想把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做成,光有刻意练习和养成行为性习惯,还不够;还需要解决伴随行为习惯的情绪递减,让日常行为习惯变得有意思。

1,不断为你的行为性习惯加入新鲜元素,让机械的习惯不断有新的刺激和反馈

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自传回忆录,或者是近距离观察行为习惯的不同,会发现他们克服情绪习惯性麻木衰减的一种办法,就是不断增加兴趣、好玩的事或者是激情,在不断加入这些佐料新鲜刺激元素之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一样的习惯性行为实际上在他们心理和情绪上已经变得生机盎然,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每天都有新进展,都有新收获。

比如说学生三年高考,有的学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课程表,完成任务而已,一点也不肯多做。有的学生则是当作不断的挑战,这次考第一,下次就是如何保第一;这次退步了1名,下次争取赶上;这次学数学考差了,下次要迎头赶上。总之,总有不断的挑战,总有新的标杆,然后一步步生机勃勃地奔向第三年的夏季高考。

有的婚恋专家说,不能把老婆当亲人。因为家人,父母、孩子、兄妹那是亲人,夫妻二人的关系是需要维系经营的,两个人不能因为朝夕相处、呼吸之声相闻,就不在乎了。反而出门在外,要好好打扮,给不那么重要的社会人看;给自己最重要的伴侣,却是一个邋遢随便的模样。所以,有的人提出,应该始终给婚姻加点佐料。比如出去一次旅游,比如看一次电影,比如一次烛光晚餐等。

比如在2015年的一次太平洋屋脊步道远足中,凯蒂(Catie Joyce-Bulay)和她的成员,就下载了一个智能手机APP猜谜游戏,每隔一两天有一个猜谜任务需要完成;包括一些组词游戏。其他的背包客小组,尝试把背包经历写成博客,或者在休息的时候听一本一直想共同阅读的书,然后分享读书心得。或者是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总之就是要把时间填满,把日常习惯中不断加入佐料。

2,不断提高你的行为标杆,用新的标准衡量你的日常行为,加入新的体验

我们小区里来太极拳大师教授洪传陈式太极拳,开始报名参加的30-50人,人满场地容纳不了。大师后来每周来一次,平常里自己练拳,人数渐渐减少,只有大师来的时候多些。后来大师有事不来了,练拳的人也渐渐稀少。现在到了四年之后,练拳的人变成了6-7个。

都说太极有好处,可是太极十年不伤身,是个慢功夫活。时间长了,渐趋麻木,日复一日的太极拳锻炼,到底与什么好处?我也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索然寡味的样子。

后来一是我的高血压和其它身体状况,感觉比几年前明显好,这是给我一个坚持的理由,我尝到了规律锻炼的好处;另外一个就是,通过阅读太极拳的书,不断纠正自己的一些动作。发现慢慢一些自己原来做不了的动作,开始有新的进展,比如说以腰为轴旋转,比如说划圈,比如说高架中架低架实际上全在于自己的膝关节能不能承受,等等。这些要求不断加进去,慢慢的每天的机械锻炼,就都不一样了。

所以不断提升自己日常习惯的标准,而不是机械执行,也是一个不断为日常行为加佐料的好办法。

3,聚焦在朝向自己内心,体验自己才能领会的神奇

因为大千世界充满神奇和诱惑,即使我们有意为之,还是会让我们在行为习惯中享受到的乐趣在逐渐减少。

只有我们内心真正认识到享受到乐趣,变成你自己由衷地热爱、需要和正确,才能为机械甚至枯燥的日常行为增加源源不断的动力。

汉光武帝老而读书不倦,乐此不疲,是因为从书中可以不断和现实国家治理中的困境结合起来,他在找解决方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意思是一些行为习惯被抛弃的原因,而反过来有意思则是能够坚持的关键。

所以,好学生一定是觉得学习有意思,是自己要学,是为自己而学,是自己想办法学,找各种机会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兴趣的活水源头,一定埋植在你的内心里,需要自己去发掘找到。

4,找到解决没意思的方法和途径

有的时候,感觉到没意思是因为没有发现乐趣,或者掌握的知识不够,认识没有到位。

比如说减肥,实际上肥胖就是因为“吃得多,消耗少”,热量在身体积累变成脂肪;而减肥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六字箴言。

但是为什么好多人这么简单的道理做不到,而再趋之若鹜花高价报减肥营等承诺短期见效的项目?

一个因素导致减肥半途而废,就是有太多的借口导致吃得多,没有锻炼。比如:美食不可辜负这样堂而皇之的借口,还有就是太忙没有时间进行锻炼等。

实际上大部分还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比如人体每天消耗热量的基本数据,食物的基本热量数据,锻炼对于人体机能的益处;饮食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提供热量,更需要蔬菜和水果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等。

如果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做铺垫,也许就不会偏食挑食,也许就会每天有个基本的走步控制,也许控制体重,自我管理体态,就在日常行动当中了,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真正变成了自己生活的需要。

既然不同的一些行为性习惯,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我们为达到一些自我实现的长期目标,需要养成一些行为性习惯,来一步步完成小的目标,从而实现和不断突破人生潜能;那么,找到如何让日常机械的行为习惯变得有趣而不是麻木无聊,变得挑战刺激而不是没有难度,或许我们就有可能改变办事半途而废的现象,让自己的人生通过自我管理而实现价值。

相关文章

  • 心理学研究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一,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这是成功人士与一般庸人的一个判断标准 1,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人生的一定阶段有自己的追求...

  • 6-坚持

    为什么很多人想练字,却总是半途而废呢? 为什么很多人想学英语,却总是半途而废呢? 为什么很多人想健身,却总是半途而...

  • 心理学提升生活质量

    现在社会中很多人都对于心理学非常热衷,为什么你会对心理学感兴趣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

  • 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银行工作?

    为什么大学生都想去银行工作,而银行人总是告诫大家莫进银行。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准备分三个部分来回答。 一 无...

  • 理想

    很多人都会问理想是什么?那么我会告诉你,理想就是你的梦想。有的人还会接着问,梦想,又是什么?那么我好会跟你...

  • 早起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我可以告诉你早起为什么没你想的那么难,但你能先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要早起吗? 在朋友圈、扣扣空间、贴吧里,有很多人都...

  • 曾经沧海,幸好遇见了解

    “你那么好,一定有很多人喜欢你。” “可是我喜欢你啊!” 我看过很多人很多人的爱情,有些半途而废,留下悲伤和遗憾,...

  • 告诉你,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靳东

    正文: >>>001靳东,不再欠你全剧场的剧本 靳东,演员,山东人,1976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出演《闯关...

  • 拒绝为半途而废代言,看看这些tips

    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告诉了我们原因,我猜你并不是带上半途而废的标签吧,于是就顺理成章有了这段文字。 做会怎么样,不...

  • 看过太多,总觉得好简单。只是,你不会?这个是什么逻辑。

    听说,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你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大多人的成功案例里,都会有那么一些套路。 例如,科学研究发现:在两百...

网友评论

  • 30467d8c7f89:我感觉人要是能顶下个无法回头的目标,他是无法放弃的,哈哈
    精气神806:@在雁荡山旅游的蔷薇石英 活着就是一个无法回头的目标,是单行线,但也有人中途放弃,因为心累承受不起了
  • 余谦:是不喜欢,还是矫情,其实真的都无所谓,好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对自己负责的人,可以定为强者。
    精气神806:@听心丶 :+1:
  • 740b7d6a797d:这个观点很独特
  • 林风2020:经常为自己的虎头蛇尾而自怨,原来是自己无意中已经陷入了努力,坚持,松懈,放弃的循环中。
    坚持话说很简单,真正执行时,发现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或许这也行普通黎民百姓和精英大佬的本质区别吧。陷入这个循环,只能平凡的走过一世,克服这个循环,让最初的豪情一直持续下去,就是人上之人。
    金字塔型的社会,可以看出,估计大部分人一生都不能走出这个循环,足见克服的难度很大。
    感谢作者的文章解惑,阐释循环的普遍存在性。既然认清了客观循环,就不要再心声生抱怨和自责失落,唯有克服,才有出路,才能为自己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精气神806:@俗年 说的很好。不能一方面对于半途而废有负罪感,过分埋怨自己,因为这是人性的规律;同时,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还需要意志力和方法,然后自律。
  • 34970f2b9ea9:管住嘴。迈开腿。没有制自力。难怪瘦不下来🤔
  • 591e34bec24c:写的很不错:+1:比鸡汤文强多了
  • 橘白莉:我是享乐主义者中最枯燥的
    精气神806:@橘白莉 现代人受到的诱惑多,容易分心。没有严格的自律习惯,是不能把喜欢的事情做成的!
    橘白莉:@精气神806作者你认为呢
    精气神806:@橘白莉 自律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枯燥、机械
  • 满洪存:那你怎么理解:人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这句话?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话?
    精气神806:@满洪存 叔孙通对于西汉早期治国,选择礼仪建立制度起了一定作用。虽然仍然没有确定儒教的地位
    满洪存:@精气神806 叔孙通说的对吗,他还有什么事做对了
    精气神806:@满洪存 这个过程应该是与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环境资源有关系。环境变了,资源变了,目标支持的基础条件变了,目标因之而调高或者调低,不能一成不变。这是叔孙通所说的变通
  • 2ae7d89f7117:我是一个无志的小人,有一起减肥运动的吗😂😂😂
  • 钛氪数码:给日常好习惯注入新鲜元素,这个心态要多么好才能做到呀。
    之前看《正念的奇迹》里面,教你从日常生活中体味生命,感受正在做的事情,是所谓正念。推荐阅读,我是听的樊登解读的🙂
    精气神806:@敦煌摆摊人 返身自求,止而能够静,静而能够虑,虑而能够得
  • 9ca9f566e19a:加入新鲜元素;提高行为标杆;聚焦内心;寻找解决方法和途径。大赞:+1:
    精气神806:@若雨若涵Sarah 谢谢
  • 浮生未止:说来容易做来难,对于一件事长期坚持怎么苦中作乐,值得好好讨论讨论
    精气神806:@浮生未止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 向上有阳光:说的很在理。
  • 高木藜: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只是活在当下,大概人人都是享乐主义者。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刚坚持两三天就发现太枯燥了,还不如刷下微博,看看微信有趣,然后一天就过去了。。。哈哈,这就是我的日常。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追求有趣而忘记了有意义,这不是生活最好的模式,我想我们应该追求一种平衡,这样的话生活才会充满多样性和未知性,才能更让人期待。嗯,这个可能与文章无关,只是我的感受啦。
    谢谢作者这么认真地写作,写的很好,文章思路很清晰,当然,最重要的是您的友情提示很实用。希望您能一直认真的写下去,我很期待您的文章。哦,作为读者,我想给您提点小建议,希望您不介意。我觉得您的文章还可以更精简一点。
    嗯,文章写的很好,也可以看出作者博学多才。还有文风很轻松,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作者的写作水平也很高。
    必须要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跨越开始的100英里;那些可以帮助你达到目标的良好习惯,一旦你太过习惯于这些机械的行为习惯行为去达到既定目标的时候,这种习惯会变得无趣、无聊,也可以转过来攻击你让你放弃你原先的目标,让你更有可能退出。
    这段文字我觉得写的很好,让我重新认识了习惯。原来好习惯也会有消极影响,这还是我不知道的呢,这下我也算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很多事情坚持不下来。很受用。
    精气神806:@如愿_ad5e 有人喜欢,我非常高兴
    高木藜:@精气神806 你的付出值得尊重。
    精气神806:@如愿_ad5e 谢谢
  • 8e4c75bb8416: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长立志。
    精气神806:@淡水河谷_05f9 是的
  • 天鹅18:不再坚持,实际上是对目前现状或者结局能够忍受。
    精气神806:@天鹅18 也就是麻木了。如同久闻鲍鱼不觉其臭
  • 张执1314:每天进步一点点,一辈子的尺度来衡量,将会是巨大的改变,前提是我们得坚信,我们经常被眼前的苟且给苟同了!
    精气神806:@张执1314 说的对!
  • 814faa7e1842:一句话:定下的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
    精气神806:@天然呆的玄 还要有方法,兴致盎然地前进
  • 蕴玉山辉:只知道开始100公里内有大量的人会退出,没想到1600公里半途退出的也很多;或许就是习惯带来的快感边际效应降低
    精气神806:@蕴玉山辉 这个词好。快感边际效用递减!
  • 陆飞_613c:有一点不同意,杨康并不是浅尝辄止,他很有天分,也很努力,只是没有好的武功给他学,教他的都是些二流的😂
    精气神806:@陆飞_613c 杨康的成长过程和郭靖的完全迥异,富贵之中成才不易。
    陆飞_613c:@陆飞_613c 生存倒逼功力的进步,这点我同意,但是郭靖身边都是绝世高手,周伯通,黄老邪,洪七公。并且杨康身边也不都是阿谀奉承的,他和郭靖刚见面那一段情节不难发现,丘处机对他还是很严格的。
    精气神806:@陆飞_613c 杨康小王爷生在富贵圈里,被人捧着,周围都是阿谀奉承,谁肯作严师去批评督导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武功稍有进步,一片赞好,怎么知道自己的武功到底什么程度?不像郭靖每次都是生死危机,武功是为了生存,练不好就死翘翘了,所以郭靖的武功就在生存的逼迫中逐步成长!
  • 无痕星辰:受教了,多谢!
    机械行为与恒心像是单调递减的函数,所幸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改变一些量使之变为单调递增,而这个量便是兴趣。
    坚持下去很难,却很值得。在人生路上,我们都需要坚持下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精气神806:@无痕星辰 单调递减函数的提法很有趣
  • b19e8b891c9f:完全看不懂
    精气神806:@东方白容 看看自己以前有没有放弃的计划?
    精气神806:@东方白容 ?
  • 4ed325a49e09:主动是幸福,被动是痛苦
    精气神806:@不才子阿 主动有自我控制的感觉,被动有被别人控制的感觉。千金难买愿意!
  • 麟雁:首先这个目标是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才有可能坚持下去,否则难免会虎头蛇尾
    精气神806:@麟雁 说的对
  • ed4fd655eb8a:大佬该我们膜拜
  • ckdong:归纳推理的方法很简单,可是几千年的传统思维中却很少。想想把这个问题给了孔圣人当如何回答呢?😄😄
    精气神806:@ckdong 你提的问题很好!
  • 别叫我李白:我来打酱油,借过借过。老板干货来俩斤
    精气神806:@别叫我李白 呵呵
  • 42b3f4e91ed5:谢谢你 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精气神806:@梦境人生_be6c 不客气。 能感觉到有用就好
  • 文书九段:研究的很深,写得很好!
    精气神806:@文书九段 谢谢
  • ksowkd:加油,养成好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精气神806:@平凡的学生 别客气,交流
    ksowkd:@精气神806 谢谢你
    精气神806:@平凡的学生 祝福你
  • 3932efda1057:生活,就像做菜,只有不断加入新料,才会有更多的味道
    精气神806:@勇者无惧_05d5 对
  • 浮生见沧海:说得总比做得简单,因为不费力气,主要还是看自己
    精气神806:@浮生见沧海 有时候自己做起来也不觉坠入局中
  • 男孩儿:随着作者的文字走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的到作者的用心,令人警醒,使人思索
    透过文章,感受到了你的心跳,人格和气质
    精气神806:@男孩儿 别客气!
    男孩儿:@精气神806 感谢您,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也谢谢你
    精气神806:@男孩儿 谢谢
  • 刀痕剑:嗯,写得很不错😊。仔细想来,可以成功的大多是只要是人就可以做到的小目标,而其他真正难以追求,却又是大多数人都渴望得到的目标,就并没有那么简单了,即使可以保持长期的激情与新鲜感,因为这只不过是保证了可以坚持下去而已,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精气神806:@刀痕剑 生活是复杂的,不会总按照设计来发展
  • C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做,愿曾经慷慨激昂立下来的目标都能够慢慢实现,加油!
    精气神806:@王先森show 是的
  • 90d1bd3679c7:查查/ .
  • 10ca10bc7bd9:给生活加点料
  • 暗暗弄堂Sean: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再慢慢加油努力。
    精气神806:@龙之马 顶你!
  • morningsun7641:作者的文章针针见血,生活、学习、爱好等都需要加些佐料,喜欢你的好文章
    精气神806:@morningsun7641 谢谢
  • 一个自认为很有思想的小毛孩:我努力的过程中,时常幻想自己成功的样子,这就是我努力的动力。
    精气神806:@一个自认为很有思想的小毛孩 可能我们的理解有不一致的地方,我想说的是大多数成功学管理学太过注重于习惯的养成,和习惯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或者是说没有注意到习惯性行为可以让人的情绪反应递减,慢慢有意思的事变得无趣。尝试从这里出发,找到让自己日新其德的途径
    一个自认为很有思想的小毛孩:@精气神806 非也,怎可谓是做梦,可如你所说,这是让我在努力的过程变得不无趣,一直保持让我兴奋的状态,也可像成功心理学所讲的那样,但认为这种状态还并非那么进入,那么多人渴望着成功,都在学习成功学,去听梁凯恩等世界著名的演讲家的演说,真正听明白能去行动是小部分?所以成功心理学更多是记叙了成功人士几近相同的成功历程,而并非成功指导,看了就能成功的。就像看了你那么多文章的人,恐怕能明白此中道理有一两人,就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最好,我没有做梦,也请你不要用这样令人感到有优越感并反感的话,谢谢!🙂(个人观点)
    精气神806:@一个自认为很有思想的小毛孩 继续做梦也不错
  • 邓慧娟:去心里想去的地方,让行动成为规律,为了让习惯不无聊,自己不麻木,在其中想办法加调味料,让自己既有目标又有快乐!为到达想去的目标干杯:beers:!谢谢写此文的小主,文章很有深度:+1::+1::+1:
    精气神806:@邓慧娟 谢谢你!
  • ccbcc190de30:我就是那个常常半途而废的人,😂
    精气神806:@无端之下 好多同路者!
  • 卑悲汪:纠错小能手~
    第二部分,引用2,第六段,“穿着带有昨天'喊睡'得湿凉的衣服”,是汗水吧?
    卑悲汪:@精气神806 不客气,文章很棒!
    精气神806:@叶汪 谢谢
  • e9476d363bd8:比较喜欢keep的宣传标语,“自律给我自由”,我现在正走在通往自由的路上
    精气神806:@百丑一神 自律就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 回声520:看来我就是小人😩
    精气神806:@明明就是一颗树 我本凡人
  • 19343527d6ff:又是一碗鸡汤😂
  • b6dc2e55ce43: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止在练功,也在修心性。
  • 2ab72dd0010c: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
  • 我嘞giaogiao:我只看了标题……每个人都成功,首先违反了人类社会法则规律,人有七情六欲,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即便成功的,也是中途废了很多次成功的:relieved:
  • 主播亚东:因为他们懂得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努力了才发现,嘿,还真是不会成功。
    a85c16c04694:@主播亚东 老铁,扶稳了!!!
    主播亚东:@天一客栈 有没有道理?: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木有木生:@主播亚东 哈哈😄
  • 心理咨询师萍:👍👍👍
  • 叶秋臣: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走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哪里是终点,只觉得这条路很长。
  • e8d46484399f:每天前进一小步,日积月累会有很大的变化,加油
    精气神806:@Diana一 积小胜为大胜
    木有木生:@Diana一挑战一下自己
    lixin_karl:@Diana一 说的对!
  • 宅门食味:让实现目标的行为变成习惯,再给习惯注入新鲜,注入小惊喜,注入乐趣。你就不会半途而废。
    精气神806:@蚂蚁老妖 是的
  • bc2f1a2eb28b:是啊,我们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诚恳的认识力、观察力,每天都能有有意思的新体验。:+1::+1:
    精气神806:@震震的爱情 是的

本文标题:心理学研究告诉你,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cd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