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随笔(二)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16:57 被阅读0次

      一个月前与朋友相约,因为琐碎家事的这和那,直到今日方在首府City面见。朋友为夫妻二人,女士笔名为Jane,曾经职业麻醉医师;男士真姓为艾,高就某研究机构业务领导。邂逅相识差不多有10年了吧,那时刚来澳洲不久,也都才升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白天都家庭忙碌不可开交,只有傍晚时分就近湖边散散步、聊聊天。左邻右舍很快就熟络,定时散步不请自来,可突然出现一位陌生女士,几乎每天都与我们擦肩而过。试着打招呼问候,是华人确定无疑,口音是南方听得出来,三言两语就能感受到真性情。虽然夜色朦胧里偶见,惺惺相惜也就成了必然。

      先认识Jane而后老艾,大家感觉都还不错,互相加了微信,也就有了彼此往来。真的在一起时间,其实屈指可数,很多时候Jane在国内居多,因她的夫君还处在职业状态,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离不开Jane相伴左右。偶尔来到澳洲,没准我们也回国了,阴差阳错可遇而不可求。这一次重聚相隔差不多快5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Jane和老艾的动态,一直在我们关注的视线里,尤其是Jane赴南极远游、陪伴老艾去伊朗、与国内好友或摄影、或瑜伽、或美食,周游四方、爱好广泛、品味不俗。这位曾经颇有名气的麻醉医生,在我和老伴的眼里,更像是一位文艺青年,浑身充满活力、洋溢激情,为人有担当,群聚有号召力。前些时候Jane建议我,将写作的文字结集成书,并把具体操作的渠道、方法一并告知,让我感动不已。今日相聚她又专门带来自己已出版书籍,封面设计淡雅精致,内容图文并茂颇有内涵。Jane说出版这样的书籍已有8本,今后打算每年都出版一本,以资纪念过去的美好岁月。

      今日约见乔治广场市政厅门前,多年不见一见如故。而后穿行历史与现代建筑交替的城区,来到布里斯班河畔酒吧一条街午餐,然后漫步市区百年底蕴的优美植物园。一路谈笑风生,真情毕露,丝毫没有多年没见的违和感。依依不舍分手之后我一直在想,啥才是好朋友、真朋友呀?如同我们与Jane夫妻这样,“相逢无须刻意,一切顺其自然;离别相视一笑,珍惜可达永远。”这样的情谊可算?

(本文插图作者与Jane分别随拍)

读者留言

      倚然君动作好快,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出炉了,这文才这水平真是忘尘莫及啊!

      谢谢倚然先生的夸奖!高抬我们了,受之有愧!虽然见面不多,但还是一见如故。时间过得好快!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转眼之间自己孩子们都长大了。当我们在人生渐老的时候,真正感悟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朋友之间的友谊!感谢缘分让我们两家相识,也感谢你的文章把我们距离拉近,通过互联网这条无形的线,让我们日日相见,真诚相待。在变老的路上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快乐和健康永远伴随着我们!(Jane)

相关文章

  • 冬日随笔(二)

    今天是周一,第一天上班。今天老家河南传来消息,奶奶又病重了,又被送进了医院,奶奶今年已经快90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

  • 冬日随笔

    天寒地冻,冬日随笔,希望喜欢!

  • 一些随笔

    冬日渐暖,在操场上晒晒太阳,闲来无事,写写随笔。既然是随笔,我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大二了,也20了,如果以1...

  • 【听槐堂随笔】腊梅枝头凝寒香

    【听槐堂随笔】(2) ��文/听槐堂 年终岁末的冬日...

  • 百渡

    诗意随笔 百渡 文/剑豪@峡谷听风扬 南国冬日暖, ...

  • 冬日随笔

    教学区东南角的杉树前两天还是青色的,今天在楼外天梯上背书,发现它已经变得金黄。 不是那些耀眼的金,也不是枫叶那般赤...

  • 冬日随笔

    用清水洗脸 把生锈的水龙头想象成 古老的竹管 忽略掉消毒液味道 那哗啦啦流淌着的 是山谷清泉 被冲刷过的双手 不擦...

  • 冬日随笔

    秋末冬至,这一年又近了尾声。时间这位温和持重的老人,总是那样不急不徐却也从不停歇的涓涓向前,缓缓而淌。冬季傍晚...

  • 冬日随笔

    午后飘起了毛毛细雨,冬日里更添了一分寒冷,地面已被雨水润湿,远方的山脉也渐渐模糊看不清楚,山尖已经被笼上了一层薄薄...

  • 冬日随笔

    一石一木一清欢, 一草一陶一淡然。 一书一画一悠远, 一片素心度浮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随笔(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cn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