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96509/ab8e4a27f3742c60.jpg)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被后人尊称为始祖、“太上老君”。唐朝时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据史料记载,老子曾是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他博览群书、智慧超群,就连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曾多次入周向他求教。
但又有史料记载,老子一出生耳朵就有问题,还是先天性白化病患者(备注:白化病是一种从头到脚包括头发、眉毛、牙齿等通通都是白色,全身上下没有一点黑色素的人)。因此,史学家们也猜测,老子可能是因为身体上的这些缺陷,导致他从小就有自卑心理,不愿与人相处,不愿与人玩耍,以至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学问上,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智慧超群的大圣人。
这好像也说得通,因为,在那个战乱不断,以游学盛行的年代,像老子这种博学多才的人,竟然没有像其它诸子名家那样广招学徒、游学讲道,而是甘愿在周朝做一名管理藏书的史官,默默无闻地研究学问、潜心修道。
直到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才决定弃官归隐,当他骑着青牛路过函谷关时,遇到了函谷关军政主管尹喜。
有后人猜测尹喜应该是老子的弟子,也有人猜测尹喜是老子的知己。但,不管是知己还是弟子,总之,尹喜知道老子是学识渊博的大圣人,并且非常非常崇拜老子的,而老子也被尹喜的真诚所感动,才留下来著了《道德经》一书。
《道德经》的问世不仅成就了老子本人流芳百世,也成就了尹喜。老子出走后,尹喜铭记老子谆谆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得道后的尹喜又自著道家经典名著《关尹子》九卷,后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尹喜不仅是传播《道德经》的第一人,更是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与发扬者。是名副其实的道教楼观派祖师、文始派祖师、道教祖师爷之一,被后世列为先秦天下十大文豪之一。
《道德经》以道法自然为主题思想。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推崇学习。
全文五千余字,是老子毕生研学的精华所在。他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将自己一生的感悟和智慧融入进了这部《道德经》之中。
在那个烽火连天、战乱不断的年代,《道德经》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战乱中的人走向宁静、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走向高远。当之无愧被华夏先辈们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思想史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