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 嘎吱哥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22:57 被阅读26次

昨天在《为你读诗》的公众频道里面看到顾城的诗《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且干净》,然后记忆就像被这一句话解开了封印,想到了很多之前高考写作文时经常援引的诗句。那个时候我比较喜欢苏东坡,没记错的话,《定风波》是最经常用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因为这个寓意好,是苏轼被贬到海南之后的作品,好多套路的作文都能套的进去。不过现在想来,那些写过的800字作文真是俗套的好笑。

也是因为高考,这些句子才牢牢的刻在脑子里,我想,我是感谢高考的。虽然被称作应试教育,但并非是一无是处。

最近几个关于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很火,《中国诗词大会》是其一。但是又有人说,光是背诗有什么用呢?重要的是过诗意的生活。看着这样的论调,真是觉得非常不负责任,对小孩子是一种误导,让他们对背诵产生逆反心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背诵对于深入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事。

小的时候是很难理解某些句子的,自以为的理解只能是浅显的字意。譬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那时候怎么会懂这种说不出口的烦闷呢。又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那时候又怎么懂所谓的孝道不止是赡养,更应该从心理上去让父母愉悦呢。

背诵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留下的这些记忆会陪伴终生,类似于资金的时间价值。日后长大,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事,莫名某个电光火石间,忽然就明白了几百年前那个古人说的是什么意思,生出会心一笑的喜悦。有些话,有些句子,更有几个理解的层次。不断地体味、揣摩,又能有更上一层楼的认知。

本科的时候,看一本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小故事基本上都是编的,作不得真,却让人觉得莫名好看。有一个故事,讲吃苹果。说一个人一段时间就会消失几天,去到一个偏僻的房子里,闭关休息,什么都不做,吃饭只吃白馒头。在他结束闭关的时候,他就会吃一个苹果。然后他描述了这个苹果的味道,简直超乎语言所能抵达之处,总之非常非常美妙。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莫名想到了苏轼的诗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虽然他们描述的场景并不类似,但是却让我想到同样一种境界。沉溺在感官享受里,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反而会让感觉退化,食不知味。保持一种看似禁欲的生活状态,反而能让人的感知度提高,生出很多美妙的体验,也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跟如今很多人倡导的极简生活,断离舍的生活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近对古文的兴趣更上一层楼(想做的事情可真多啊),一是忽然觉出古代中国文学的美好之处,二是觉得那些书里的人未必不如今日。科学技术进步了,但是思想却并不尽然。然后会突然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好幸运。

相关文章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味是清欢

  • 心迹(八)

    人间有味是清欢 很喜欢苏轼词里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今天翻看林清玄老师的那本《人间最美是清欢》...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搁置在书架里,已经...

  • 看完这个故事,所有人都明白爱情了,能做的就是真爱!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说,“人间最美是清欢”;“有味”和“最美”,意思大同小异,主要是在“清欢”。所谓...

  • 清欢蒜

    清欢蒜 用清欢形容蒜,似乎不大妥当。但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所爱的人间有味、人间至味就是蒜。故戏称为“清欢蒜...

  • 一日一书

    人间有味是清欢

  • 2017-07-22

    人间有味是清欢

  • 2019-12-02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摘抄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完梁实秋先生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亦如梁实秋先生美学五部曲的书名,闲暇处才是生活,人间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ko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