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堂人物
明代张骞——陈诚

明代张骞——陈诚

作者: 琉月照璃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20:58 被阅读15次

紫骝踏雪度阴山

前序:远去的时代,带走了特定时期的辉煌;不绝的流沙,诉说着永不消失的英魂。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陈诚望着眼前荒凉的景色不由得吟咏出声。唉,抬头看看塞外皎洁的月亮。想着今夜家乡的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入土不久的老母亲,心酸之情不停涌出。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母亲的墓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母亲的坟茔。

  这次出使西域前,陈诚的母亲去世不久。按照习俗,应当为母亲在家守孝三年。但是皇帝认为此事只有陈诚有能力去做。于是命陈诚“夺情视事”。

  连日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哈烈。

  在这一路上,陈诚看到哈烈许多穷苦之人露宿街头。其中有一个西域男孩让他心里发酸。衣衫褴褛,脸上满是脏污,匍匐在路边一角。看着那骨架般的身体,没有一丝生气。但是小男孩的眼睛却似有千般活力,那鹰似的眼让人看出塞外人勇武的模样。

  西域,基本上不产粮食,前些年陈诚与哈烈签订贸易,与中原“互市”使得西域粮食有所补给。但是这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在上次回国路途中,陈诚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互市”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于是回国后陈诚就与皇上禀告这个问题。所以此次出使西域是为了带来种植技术,和翻译好的《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可汗帐里,陈诚手握着这两本书,交给沙哈鲁,并为他讲述此书的作用。

  沙特鲁听完后,激动的说了三次好,郑重的接下了这两本书。哈烈臣子们也是激动万分,似看到了希望。

  陈诚见此,乘机说出自己的看法,此两本书里有提到像哈烈这样的地方如何种植粮食,我们何不择日不如撞日,搞一块试验田。

  由于曾经陈诚则针锋相对,坦言“国之运祚,在德不在威”,有礼有节的应对令哈烈国君臣上下叹服。使得历来主张对明朝开战的“仇华派”从此彻底失势。

  于是这个时候哈烈君臣纷纷响应,在皇宫搞“试验田”,使得中国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从此在中亚地区广为传播。

  时间飞逝,陈诚一行人将要归国。两队人马,在黄沙漫天之景下依依惜别。沙哈鲁甚至相送百余里,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一路上,看着昔日因战火废弛的古栈道,如今重现了丝绸之路的盛景。陈诚凝视着远方,那里似有张骞班超的足印在灿烂的日光下熠熠生辉。

  雪积数丈,砚冰早坚,一纸檄文,古今多少出使西域的人,却死守着对祖国的忠诚,让祖国边界从此可以静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域风光; 正所谓,塞外多雄浑,大抵如此。

​ 远方传来一阵驼铃,苍凉的黄沙在尘封的足迹上飘荡.厚大的脚掌在戈壁上印下又埋藏,一棵棵胡杨挺着身子,红色的炽叶是他燃烧的心房.是他为大明朝一直奉献己身的热忱之心。

相关文章

  • 明代张骞——陈诚

    紫骝踏雪度阴山 前序:远去的时代,带走了特定时期的辉煌;不绝的流沙,诉说着永不消失的英魂。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

  •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张骞、班超、玄奘、陈诚都曾来过西域,我只是这迟到的访客,新冠疫情也阻挡不住大漠的呼唤。哈密的甜瓜、吐鲁番的葡萄、达...

  • 陈诚

    情之所钟,岂在容颜

  • 陈诚,少奇式人物

    ——黄埔军校之陈诚 陈诚百科:陈诚,字辞修,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1924年9月,陈诚受黄埔...

  • “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

    此典句出自﹝明代﹞陈诚《夏日遇雪》其二: 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四时常觉冷,六月不知春。白发添衰鬓,青袍恋老身。...

  • 张骞

    当楼兰还未扬起沙尘 西域的香料还未飘过玉门 汗血马只能遥望中原的黄土 不曾向东方动身 河西游荡着匈奴的轻骑 你告别...

  • 张骞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中当上了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月氏王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

  • 张骞

    西汉,一个骑马长途奔徙的时代。 有哪个汉族人胆敢深入敌军匈奴所辖的荒漠戈壁? 又有哪个汉族人能在被匈奴掳掠软禁、威...

  •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

  • 张骞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汉武帝从投降过来的匈奴那里得知了有关西域,西域就是现在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代张骞——陈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ou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