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路上,谁是谁的终极
今天看了一本书的一部分,书名,雪落燕园。作者,宗璞。
说实话,最感动我的不是作者所讲的故事的本身,而是故事中所带着的感伤也叹息。让我不禁想起有限人生里的种种过往,那些逝去的亲人。就像书中所说的人生匆匆,真如过客,过客的身份,是每一个人都一样的,但每个人在别人心中的,很不一样。
看了三分之一,作者在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让我一度想去做一个系列,我的回忆系列。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感叹人生的人,就是曾经多次有人说起过的感性,我想,这也是我所有作的文的思想源泉。虽然所有文的欣赏者可能只是我自己,我也是乐此不疲。有点跑题了,说回感动。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亲人的离去,而那些感叹也一直记录在心底的最深处,却不想去触摸。
记得多年前,我姨家的一个姐姐离去,这是我至今也不能面对的事,总觉得她一直都在,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六年了。十六年间,没有去过她的墓地,最后一面见她时,她依然漂亮,而她离去时,据母亲说,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了,想想好是悲伤。因为一直在外地,很少回家,所以没有什么机会去她的墓地看看,而仅有的一次,也是不敢去面对而让母亲与姨娘同去的,我曾固执的以为,如果没有去看她的墓地,她就一直都在,不曾离去,转眼十六年,我至今也不曾见过,而她也永远的活了她的二十七岁,我亲爱的姐姐。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在来与去的中间,是什么呢?可能是我全部的人生,虽然不精彩,却有着属于我个人的独特印记。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叫人生就是朝圣,虽然对于朝圣这个词汇的理解不够全面,便不影响我对这两个字的认真。也觉得朝圣的人生才应该是人生,而我,却不能称之为朝圣,我只是被时光追逐的小兵,却没有来得及冲出这片束缚,给人生以光辉,不过好在我成全了自己的喜怒,我有自己的哀乐。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姥爷的事情,南方一般称之为外公。真的不记得是多少年前了,在老家的大门口,关于两个老人最后一面的故事,那是他们一生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握手,相见泪目,却也道尽今生之别,当时年少,并没有多少感动,可是多年过去,却更加感慨良多,只是因为见了太多的,经历了所谓岁月的洗礼,所以才会更加的感动,因为再难看到如此友情,多年以后,我会有多少这样的朋友,在人生最后时刻看到最后一面呢。
不想再写了,如果明天还有这份感动,我希望明天可以开始我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