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配置管家,有态度的理财知识分享平台
正文共:4000 字 29 图,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何以暴富,唯有拆迁
一个亲戚家里拆迁,分了5套房。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她6点多电话我家人,火急火燎地寻求帮忙。原来,目前亲戚刚拿到一套现房,想这几天马上装修马上入住,急着找装修。家人问,怎么这么着急啊?她说现在住在朋友家里太不方便了。
家人又建议,可以考虑先在附近租个房子过渡一下。亲戚赶忙说,哎,不了不了,那多麻烦。对了,有靠谱的木工泥水师傅记得介绍给我啊,我准备这一两周弄好就搬过去了。
5套房啊!Ladies and 乡亲们!我羡慕嫉妒得连眼睛都变荧光绿了好吗!分分钟成千万富翁的节奏啊!
可看着亲戚两口子借住在朋友家,一边把家中所有锅碗瓢盆陈旧家具往新房里堆,一边手忙脚乱找工人忙装修,一边和其他亲戚大吐苦水,似乎又无法和“幸福感”这三个字沾上边。
我们身上的“穷人思维”
首先就资源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区别来说。说白了就是一种思维惯性,穷人往往属于资源导向类型,手上有多少资源,就用来做多少事情。富人则相反,先看中了结果,确认结果的价值后,再考虑需要用到多少资源去实现它。看起来有些抽象,但在生活中例子真是一抓一大把。
(一)投资的目的不是把钱花出去,而是能让钱花出去一分,收回来两分。
同学的朋友一次性得到一笔60来万的钱,盘算着弄些投资。琢磨了一阵,决定先购买一套小商铺,后续再转租获利。出发点很简单:手头这些钱,刚好可以在3级路段买间面积不大的店面。顺理成章的,多好。
可她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投资收益率。在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这几年商铺投资的收益每况日下。周围也有朋友入手,一位在郊区180平方米的店铺,至今挂着低价招租,另外一间是市中心的小店面,具体收益率主人没细算,只说每年收益也就不过2万,保持了有4,5年了,没啥涨。
(二)不敢离开眼前的生活轨迹。
“穷人”对现状通常抱着的"不安全感",对未来也无“确定性”。即便是对现状万般不满,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即便想改变,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不同方式所带来的风险都是无底洞, 久而久之, 穷人们已不敢离开眼前的轨迹,也不敢丢掉已腐蚀的破铜烂铁,只能继续蜗居在矮小的现实中。因为,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是红线,处处皆可碰壁。
你会发现,不少周围的“低价值重复性工作者”,往往习惯抱怨。十年后,他们依然在原地抱怨,一切似乎总是在麻木的循环,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增长的只有年纪。可即便如此,他们却依然在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天花板下继续坚韧不拔地怨天尤人。
为了不掉入穷人思维
(一)你得有钱
既然说到穷人思维,那首先得对“穷”有个起码的概念。现在周围叫穷的人实在太多了,感觉没说自己穷就和炫富似的。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恩格尔系数“, 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放在个体上也是如此。当你赚的钱,大部分都在购买食物等生存必须品的时候,就得给自己敲个警钟:“你离穷人不远了。”(So,那些嚷着年收入才12万和被房贷压得成月光族的“穷孩纸们”先往旁边站站,消费性负债和资产性负债是两回事)。
现实就这么残酷。你不想掉入穷人思维,首先得摆脱穷人这个标签,而它很大程度上是以拥有财富为指向的。之所以强调金钱因素,并非是歧视,而是因为它是后续开花结果的那颗原始种子。
哈佛大学的教授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沙菲对稀缺资源状况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匮乏会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无论这种匮乏是金钱上的还是时间上的,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其影响。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bandwidth)。
这也应验了书中提到的彩票中奖者,即便获得天降横财,也依然经营不好人生的诡异现象。
长期物质生活的贫困完全桎梏了穷人的思想状态,穷已成为一种惯性。你现在反观下面这句马列主义的重要思想,估计都恨不得站起来拍拍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学着用金钱解决问题
在穷人眼中,金钱是目的。在富人眼中,金钱是手段。看起来很深奥,其实不过就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一个同学小W去找他朋友公司的时候,看中了个妹纸,那个春心荡漾啊,缠着朋友把那女同事介绍给他。朋友先是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然后又说忙。纠结了几天,晚上小W发了个红包过去,几个字:“大恩不言谢”。第二天晚上,同事说刚好部门聚餐(谁知道怎么这么巧,对吧?),拉上同学果断上前线撩妹。金钱就是效率啊!
我们常常强调存钱的重要性,不少人存着存着却忘记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死死盯着自己的账户,看到账户上的数字蹭蹭蹭往上升,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努力存钱是为了快速积累起第一桶金,再以此作为杠杠资源翘起更多财富。我们要的并不是80岁的时候成为亿万富翁,而是利用强大的现金流,支撑起丰盛的生活。存钱重要吗?重要啊!可如果没有好好利用,那就是做无用功啦。钱只有以正确的姿势花出去,才能闪耀出金钱的价值光芒。
(三)修炼思维系统
先说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有一种人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穷,反而是为了脱贫终日保持跃跃欲试的状态。炒股秘籍、薅羊毛、各类电商打折,一个不落,感觉连村口小卖部的周年庆也会知道。
就拿薅羊毛说吧。现在从各种平台、信用卡、理财机构等等,羊毛天天有,总也薅不完。可羊毛党完全是个技术工种啊,不仅要耐心等候+眼疾手快,经常还是连续性行为,得花费几天时间精力才能换来一丢丢优惠或好处。
更翻白眼的是,羊毛到手了才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纯粹就是一种“见了便宜不占就难受”的本能所致。当你越想得到某样东西,你就越无法看到大局样貌,从而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
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当你看到小利益的时候,忽视了付出的隐形成本。当你看到一枚钉子的时候,你只会想满世界去找锤子。当你想追一个妹纸的时候,你就一心想方设法地要把她撩到手,全然没考虑过人家的感受。
这种不够长远的眼界,我们把它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选择轨迹的原力,我们把它叫做“思维方式”。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播下的种,就会开成什么样的花。于是这就变成了所谓的穷人思维。很多人一心沉迷五颜六色的理财技能(沉迷战术或招式),从选股秘籍到理财平台的新手签到抽奖等活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得到的收益却完成不成正比(注意划重点,别抬杠)。赚了3分,花了5分,这就是负利了(忘了战略规划及修炼内功)。
至于如何修炼思维方式?
一是做事多盯目标;
二是多看书多行动。“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道理,缺少的只是变为行动的那一步;
三是多努力一些,看的远一些。你说为什么那么多人拼命往上爬?就因为站的高看的远啊。
富人说到底,也就是能力强,眼界宽,见识广,自信足。很难吗?当然难啊,没有一条通天之路不需要花费力气。可一旦到手,却是个永久性黄金技能,即便哪天跌落谷底,也能翻盘爬出。想想在75岁卷土重来的褚时健就知道了。
之前有见到一个被称之为“匮乏模式”的循环:“金钱的匮乏——摆脱匮乏引起的焦虑和痛苦——决策错误无效逃离——匮乏维持或加剧”。人们之所以觉得很难跳跃阶级,是由于在贫穷状态下,缺少时间、资源和进化条件。若说真有一条通向财富之路,那就是在努力+运气+天赋+才能+自我提升的多维因素下而生成,绝非单一变量因素。
最后,祝大家有更强大的自己和同样强大的现金流,能欣然收下人生中的波澜壮阔,也能从容面对沼泽洼地。这就是我们关注金钱的真正意义了。
小编按:
之前看了一部日本老电影《盗钥匙的方法》,讲的是一个已经解散了的小剧场演员由于阴差阳错,拿到了1名杀手的家里钥匙,然后进入杀手的家中,担惊受怕的享受着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杀手的金钱。这名小演员之前非常穷困潦倒,房间乱七八糟且到处是垃圾,欠钱N多,已经做好自杀的准备。可是,当他有钱了的时候,却并不知道如何来运用,被黑帮老大耍的团团转,还用光了杀手大量积蓄。
另一面,杀手失忆,以为自己是一名穷困潦倒的小演员。先是买了一个笔记本,记下自己性格、拥有的物品、需要的事物,然后去参加试镜工作。在发现需要靠“群众演员”这个身份去挣钱后,先是积极买专业书籍进行学习进修,还去欣赏话剧来提高演员技巧,并到演员培训学校“偷师学艺”边观察边记录。曾经像“猪窝”一样的家,也被他收拾的一尘不染,整洁如新。(后面就不剧透了,大家想看的可以去很多影视平台上找)
观影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你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在的窘境。穷人总是在消耗老本,富人总是在看到目标后清晰思考通过何种途径去达到目的。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所以,就算交换了财富,却交换不了人生。
电影里有一句话特别戳心:“好不容易有点学习的干劲了,可是书一买回来就满足了,你小子就是最渣那种人!”
与君共勉,加油!
————————/ END /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金融理财知识分享平台,关注桑尼,带你一起学理财、懂投资、多赚钱、防掉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