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穿境而过的中原豫地,古来便是富庶之地,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实乃一块得天独厚的福地。中岳嵩山如同一条清瘦的卧龙,绵延起伏于黄河之南,嵩山南麓的少室山下便是声威赫赫的千年禅寺少林寺,素来冠之以“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名号。从少林寺北去百里之地,就是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豫中河阳之地,正有一样食材蜚声海内,那便是黄河鲤鱼。
民间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生于苏杭,葬于北邙”,这是古人对位于洛阳的邙山的评价。邙山自古汇聚帝王将相之陵冢,四山紧拱,河洛悠扬,中原龙脉,尽出于此。邙山脚下便是滔滔东去的黄河之水。相传,黄河中的鲤鱼都要跳一次洛阳境内的龙门,故此,黄河之鲤不同于别处的鲤鱼,多少沾染了几分龙气。邙山正处于龙门下游,那些即将挑战龙门的鲤鱼们栖身于此,觅食休憩。捕来烹之,尽显黄河鲤鱼之鲜美肥硕。
十几年前我还在西安读大学,有一年五一假期,班上几个同学随一位河南登封籍同学到登封、开封、洛阳等地游玩。在游罢邙山后,他带我们在黄河边上觅得一处河畔酒家,点名要了一条黄河鲤鱼。正是晌午时分,店里吃客不多,站在店外环顾邙山群峰,黄河穿峰而出,浩浩东流。正午的阳光透过柳荫,化作斑驳星芒,在河面上细碎地闪耀着,波光粼粼,四周不时传来柳莺清越的鸣叫声,混杂着阵阵呢喃的涛声,此情此景,恰如一副辽阔幽远的黄河邙山图卷。
片刻间一条红烧黄河鲤端上来,鱼背上划出花纹,用淀粉裹后入锅炸酥,再勾芡加水焖烧而成。鱼目回望,仿佛还在眷恋着那一湾已被金灿灿的阳光映照成橙色的河水。鱼肉鲜嫩甜爽,挑一块入口,只觉舌尖上细、滑、嫩、清,全不似别处的鲤鱼带有一种土腥味,这黄河鲤却是肉质鲜嫩肥美,不同凡响。据说是因为黄河鲤终日逆流奋进,加上黄河活水日日涤濯,体内腥浊之气尽去,方成至味。
几人奋勇伸筷,只顾大快朵颐,不消片刻,一条肥硕的鲤鱼只剩下骨架,大家才舍得放下筷子,相视一笑。吃罢这条未来可能跳过龙门的黄河金鳞大鲤鱼,顿觉上午爬邙山消耗殆尽的体力又卷土重来。
离那日邙山之行已过经年,当年同游的各位同学如今早已天各一方,惟有当年的河水悠悠,一如往昔。每次再吃到鲤鱼,心思就会畅游在悠然的岁月中。人总有至美的少年时光,那青葱的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踏青邙山,品黄河鲤,夏风低语,那时的所有故事,泛着鱼汤的鲜香,被我郑重地珍藏在心底最深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