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继孔子之后一个主要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在古代,与孔子享有同等声誉,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孔学。墨子的国别及出生日期不详。其出生大概在公元前479年到前381年之间。有《墨子》一书,共53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而墨子则是其批判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当初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武士。起源于侠。在周代,最开始属于军事专家的世袭武士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慢慢丧失爵位,流散各地,谁雇佣就为谁服务,而成为游侠。在中国历史上,游和侠都源出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到后来,儒任然为上、中层阶级。而侠更多的是出生于下层阶级。
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团体的首领叫“锯子”。对成员生死有决定权。墨子就是第一任“锯子”。领导门徒进行军事行动。见于《墨子》的《公输》篇。但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又有区别。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由于双方社会背景及出自阶级不同,孔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维护传统制度礼乐,而墨代表小生产者,批判旧制度,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批判儒家:
(一)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二)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三)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
(四)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盂》)。
但儒家在这里所讲的命,并不是墨子所说攻击的那种前定命运,儒家的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有些事物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墨子哲学的中心:兼爱
兼爱,即天下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
墨子强调的是老百姓的衣食饱暖,主要是下层阶级。墨子的兼爱是以“交相利”出发,证明兼爱是绝对正确的。不主张甚至反对爱有差等。以“兼”为“正”,创造出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
怎样劝人们实行兼爱:天志和明鬼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也就是爱就像投资,你爱别人,别人也会来爱你。
除了上述论证以外。为了诱导人们实行兼爱,墨子又引进了许多政治的、宗教的制裁。《墨子》中有几篇讲“”天志、“明鬼”,天帝的意志是惩罚那些违反天意而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许多鬼神也同天帝一样,奖赏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交相“别”的人。
在对待鬼神的存在和祭祀鬼神的态度上,不论是墨家还是儒家,似乎都是矛盾的。但都不是真正的矛盾,儒家不相信鬼神存在,行祭礼是出于孝敬祖先的情感。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墨家证明鬼神存在又反对祭祀与薄葬。不过是为他的兼爱学说设立宗教的制裁。
国家的起源
《墨子》有《尚同》三篇。其中阐述了墨子的国家起源说。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国家和国君又都是通过天帝的意志设立的。这就引导出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墨子·尚同上》)就是说,永远同意上边的,切莫依照下边的。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国家的设立有其明确的目的,混乱的存在是由于“天下之人异义”,因此,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一同国之一义”。非常强调团体内部的服从和纪律。“义”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这也是唯一的是非标准。通过诉诸这种政治制裁,结合他的宗教制裁,墨子希望,能够使天下一切人都实行他的兼爱之道。从而,创立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于202006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