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韩愈
今天上教学法课程,刚好讨论到一个问题——当学生提出难以解答的问题时,身为教师应该怎么办?基本上全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支持坦诚相待,另一种支持曲线救国拖延策略维护教师尊严。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每个老师的必经之路。在我这十多年的学生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老师被同学问到的场面,结局自然有好有坏,有尴尬无法继续课程的,也有灵活调节重新活跃气氛的。当然最多的一种情况就是——当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漠然无视之。这是我亲身经历体验最多的一个情况,相信大部分人也感同身受。
教师需要教学过程完全以诚相待吗?
这个问题的矛盾性在于一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正直诚实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日益专业化细节化,越是高水平的教师的研究领域反而愈加狭窄,这种情况下老师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反而是另一个领域的初学者。
这种矛盾性的结果就是老师对于他自己研究那个领域情况十分熟悉,而对于其他知之甚少。然而学生并不知道老师知不知道,作为学习的个体,学生具有强大的思维跳动性和活跃性,他们往往在此刻提出瞬间击中他大脑的一个疑问,而不会思考太多相关性。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老师的回答往往是课后外讨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更多老师选择无视学生问题。很少有老师会耐心回答这类问题。这其中当然有教学进度、课程安排的考量,更多或许也表明了一些老师不愿意过多干涉一些和自己教学无关的内容,不愿意为毫无关系的事情买单。
这种无视的态度往往产生一种学生的抗拒心理。少年的心思敏感而脆弱,对于那些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得不到回应的问题,他们变得沉默而寡言,不再开始活跃在课堂而选择作为一个隐形人行走在班级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磨灭了他们对于深入学习的热情,更有甚者因为这个而讨厌这个老师讨厌这门课程。
而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大概永远也无法体会到一瞬间无心之举对于一个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因为不是当事人,所以永远也无法领悟到自己瞬间被无视的尴尬和惊慌。最坏的结果不仅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课程进程,还有可能教师因为得不到回应或者因为答不出问题耿耿于怀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怀疑自己人生的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和这个职业本身真正的初衷。
也许有人会觉得若是教师事事坦诚相待,那教师的威严何在,尊严何在?若是老师事事不懂,那么学生和家长就会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这个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走下神坛,坦诚相待
一直以来,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是因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但是教师也不是万能的,教师不需要了解全部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可以掌握全部的知识;即使是一个行业全部知识,也没有。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我们把老师始终安放在一个教育的神坛上,在那里,教师给我们传授学识。然而,现在,时代迫使着老师必须要走下神坛,和学生站在一起,一起学习探究新的课题。这并不是不尊重老师,恰恰相反,这是新时代尊重的另一种人人平等的定义。这也是终身学习所一直在提倡的事情。
学海无涯,终其一生我们大概也无法到达彼岸。但是学一天有一天的欢喜,乘风破浪扬帆起航领略不一样的风采才是真正的目标。所以教师与其说他们一直灌输知识,不如说他们是在传授方法更为贴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没必要事事知,他所知的只是一个领域的学习方法,更广阔天地还是亲自体验才可以知道。这个世界终究还要自己亲自体验一番。
所以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和学生直言这个东西并不是特别了解,等课后查阅资料后我们这堂课再讨论,或者我们抽出课外活动时间,一起调研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里注意的是一定要有反馈!我见过太多太多老师说下次就没有下次了,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保持这种科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解决教学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不会喜欢没有反馈的老师的,这种情景下这种做法和课堂无视都走向了同一个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学生对老师就丧失了信任,对于这门课自然而然也失去了兴趣。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也成为他们的同伴。教学相长,互相帮助,共同提升。昌黎先生在那篇《师说》里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1世纪,信息时代,术业有专攻更是自然而然的趋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
教学过程中,若是我知道的问题,自然倾囊相授;若我不知,我也更加欢喜,愿与君共同提升技能点刷新榜单记录。这才是一个人民教师真正应该有的态度。
以上,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