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艄公回到家里后,立即就跟父亲韦三生商量想买船的事宜。韦三生没什么意见,让韦艄公自己做主就好。
但年迈的韦伯听到之后,极其不赞同。他跟韦艄公说:不要把心思全扑在撑船上,不超过十年,这里就会修路修桥,到时候会亏本的。
韦艄公觉得爷爷韦伯老了,不想听他的意见。就口头答应了韦伯,要兼顾农田。韦伯,也看出了孙子的心思叹了一口气,就转身出门了。
十天后,一艘大铁船就开回了大埠江上。村民们看到了铁船之后惊呼不已,分分掏钱去坐一坐。这么多年过去了,坐船价早已经涨价了。
如今,这艘铁船是吃油的,一个来回,都要掏2块钱过渡费。相当于坐着一次三轮车去镇上的路费一般。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也就没有计较那么多,而且也觉得涨价是理所当然的事。
铁船上有个内舱,可以在里面睡觉,吃饭。韦艄公一年三百六五天,都在船上守着极少的看到他回家。家中的一切都是他老婆帮他管着,包括种田,带娃。
往前一点十个一米6的帐篷仓,没有骑车的村民就站在这里,偶尔也会有一两张凳子坐,不过那是极少数的。仓板则是由由车,或者大物件的人站着的。
上船时不收钱,到了下岸的时候。大家都会等韦艄公过来,不会说没给钱就离开了的。韦艄公,定好船之后,就走到船头来,一一收钱。
村民们,也会经常跟他打趣,聊天,闲谈。他也会跟村民们拉家常,既不失幽默,又不失风趣。由他开的船,都是欢声笑语的。

也不是每一天都有许多的船客,只有等到街日,或者周末的时候,才会有多一些客人。韦艄公,有时候也是挺寂寞的,常常一个人的时候,吸着旱烟,望着这摊江水,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没人去问他,问了他也不会去说。两年后,年事已高的韦伯去世了。再过了五年,韦三生,因病去世了。韦艄公对着江水吸旱烟的时间也越来的频繁了。
日子就像江水一般,日日夜夜的流换着,表面看着很一片平静,底下实则是波涛汹涌。
韦艄公的家,也是如此。大家都觉得韦艄公算得上是人生美满了。开船有大笔的收入,良田土地的也有几百亩,儿女双全,也准备要当爷爷了。
韦艄公,对于大家的这些话,都是笑一笑。没有做出什么解答,反而是转头去夸对方。一夸对方,对方就忍不住开心起来。话题也就这么的被韦艄公转开来了。
韦艄公的年龄是越来越大了,想让自己的儿子韦兴旺接班。韦兴旺是出过省的人,这家乡的小天地根本就困不住他。这不,两年前韦兴旺就带了个外地女孩回来,并且也怀了身孕。
说高兴吧,那肯定高兴的,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哪个为人父母的会不开心?但,说不高兴吧,肯定是不高兴的。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了,眼看着爷爷传下来的这份“祖业”,就是没人接班,能高兴的起来吗?(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