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写年总结还早,一切或许还会因为奇迹而翻天覆地,但,就一个普通人来说,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生命不过是再多两个月的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也就是重复着大多数人的悲剧。
如果,我在这一刻醒悟,那就在这一刻重新开始。2018,绝不能再拱手相让了。
站在大学时光的尽头回看,与向前看的感觉是一样的,惊恐于过去一无是处,迷茫于前路昏黑不定。看似光辉的成绩,不过是在脑门上贴了一张彩纸,等风吹雨打以后看不了原来的光彩,看似勤劳学习得来的知识,只不过是无用的小山一般的堆积,在走出校门那一刻,倒成了肩膀上的束缚,弯腰不得,起飞不得。
对现状如此悲惨的认识,我不禁问道,为什么?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知识”,面对世界的时候,人们依然迷茫不已?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一张奖状疯狂,而面对课本却是万分憎恶?
为什么纯粹的鼓励学习的制度,却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独特连结方式?
到最后,我发现除了一纸文凭,我没有得到再多一分的喜悦。
在行将结束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学到的都是“事实类”知识,只要记忆没有太大的障碍,又有老师考前提点,在一般性的考试中都能顺利通关,一往无前,可是,到了社会中,面对的都是没有范围的测试,切实的问题,以前在学校被惯着养成的习惯,可不是要手脚无措,一愣一愣的,再加上所谓的知识分子、优秀学生的骄傲,一面是现实的无情打击,一面是过往的辉煌战绩,不两厢折磨,怎能不迷茫,不感叹?不服输的性格告诉自己一定是社会的错,不然我怎么会在过去创造一个又一个高分成绩,然后在一浪又一浪的洗礼中,内心开始变得扭曲,中年沧桑,何谈初心,何谈梦想?
确实该去反思,学习到底为哪般?我并不是在批判事实类知识,相反,它们是知识结构的基础,足够量的知识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搭建知识结构才是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一年两度的期末考试。我是企业管理专业,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更有一些学者认为管理本身与其说是一门学科,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如果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通过学期末的考试足够了,而且学校的考试是不会超过课本的,如何将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实际应用中才应该是四年本科学习的目的,但是这一部在当下的教育中,老师是很少会告诉学生的。拿一个管理中的例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理论内容很简单,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低一级的需求得到实现后高一级的需求才会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当时对这个理论是有几分疑惑的,那些曾经被写进课本中的,人们在饥饿的时候,做出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行为又算什么?难道是不正常的人吗?他们的追求似乎就不符合这个理论,但是,那时候除了知道要考试外,并没有做超出考试之外的探索。如果,进一步追问的话,这个理论要怎么在实际中运用呢?(因为老师没教,我也不知道☹️)。后来,读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书,学到了认知失调理论,相对剥夺理论,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钱激励的。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定是没有错的,只是每个人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那么准确,以至于归错了因,跑错了道。人们都有对外在奖励的追求,还记得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本上鼓励孩子们,通过榜样学习提高自己,这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个过程一不小心会让一些孩子将学习当做了获得某种东西的方式,重复地对于学习目的进行强调,而不是专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结构的构建,是施教者自己也没有注意到的失败。游刃有余的佼佼者可谓风光无限,在校园中意气风发,人人艳羡,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个念头想要总有这样的人生吧!
锦上添花固然是好,最怕的是金玉其外的虚伪。我见过这样的人,作业写得极其漂亮,基本按照课本印刷体来写,笔记写得极其完整,老师说过的话一字不落,考试得很高分,老师画过的重点倒背如流,只是,在即将毕业的开题报告会上,文献综述除了堆砌理论之外,毫无逻辑可言,答辩老师的发问一个也没有完整地回答,撒娇装可怜一套一套的,也算是人家蒙混过关的本事,这点我极其叹服。我也体会过来自那样的人的杀伤力,各种通知在到达我这里的时候,人家已经拿到了“应得的”,内心脆弱如我,根本忍受不了那虚晃晃的病态之殇,还是远离的好。
“金字塔尖”可谓是高处不胜寒的,没有两把刷子,摇摇欲坠的玻璃心,是我对某些庸俗的定义。为自己搭建的空中楼阁真是集华美于一身,只是阳光下的七彩颜色迷糊了的眼睛能看到虚幻的本质吗?那么累,那么难,还甘心?最初的最初,不过想要有人告诉我一句:知识本身就是力量。
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校园最后的时光里,跳出思维的局限,更广泛地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将知识碎片凑成画面,在画面的基础上搭建体系。凛冬将至,2018紧随其后,这一次,绝不拱手相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