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第8期写作特训营故事简友广场
民间故事:男子一个玩笑,新婚表妹丧夫被休,多年后感叹:这么巧!

民间故事:男子一个玩笑,新婚表妹丧夫被休,多年后感叹:这么巧!

作者: 小多故事烩 | 来源:发表于2023-03-18 19:29 被阅读0次

唐朝时,乐山白马镇有个姓陈的富商,陈老爷性格开朗,乐善好施,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稍感遗憾的是膝下只有一个独子,名叫陈瑞,陈瑞聪明好学,性格活泼,陈老爷跟夫人对他宠爱无比。

陈老爷见儿子如此聪敏,便请了先生教他念书,希望他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陈瑞十二岁,陈老爷把他送进了学堂,让他多学习跟人相处,陈瑞跟同学们都很合得来,尤其是跟一个叫做李继平的乡下孩子特别投缘,最喜欢粘着他一个人玩。

李继平家境比较贫寒,家中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为了儿子的前途,李母咬紧牙关,硬是将儿子送到学馆读书,虽然母亲已经是尽了全力,但李继平偶尔还是会有断粮的情况,陈瑞时常接济他,有时还将李继平带回家。

陈老爷见李继平言谈有礼,不卑不亢,心里也挺喜欢这个孩子,对李继平十分和善。

17岁上,陈瑞和李继平双双考上了秀才,陈老爷更是万分高兴,经常叫儿子接李继平到府中小住,两人一起用功学习,谈天说地,意气风发,日子过得好不开心。

陈瑞18岁这一年,陈老爷和夫人开始给他张罗亲事。刚好陈夫人简氏收到来信说,娘家有恩于她的远房嫂子去世了,陈夫人很伤心,带信把侄女小青接过来住一段时间。

而且,在小青与陈瑞小时候,陈夫人和小青的母亲曾戏说过把小青娶回家,但并没有真正的定下来,陈夫人心想:如果两个年轻人有意思的话,就成全了他们。

小青来到,陈夫人一看就喜欢上了,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虽然是农村长大的,但衣着整洁,言谈举止很有礼貌,是个标准的贤内助,陈夫人想着配自己的儿子刚好,于是便说要帮小青说一门亲事,小青含羞低下了头。

陈母见小青害羞,没有再说下去,笑道:“好了好了,姑母不说了,让丫鬟带你去歇歇吧!”

二人走到花园,有人叫住了丫鬟:“喜梅,门口有人给你带东西,好像是你同乡。”喜梅一听,就对小青说道:“表小姐,求你等我一下,让我拿一下东西吧!”

小青初来乍到,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在花园等着。

刚巧,这天李继平也在,他是陈府的常客,经常在花园里走动,下人们也习以为常了。

此刻李继平背着手站在花园里,看着池塘边的柳树,摇头晃脑地吟诗,正好小青走过来,看到这样一个风姿俊朗的公子,以为就是陈瑞,她心头佟佟直跳,含羞走上前,大胆叫了一声:“ 表哥……”

李继平一回头,就陷进小青两汪水灵灵的眼里无法自拔,一下子忘了纠正,跟小青交谈起来,两个人就这样相见恨晚,一见钟情。

丫鬟喜梅一见到同乡,忍不住聊了好半天,等她拿着东西回来,小青才知道自己认错了人,不禁尴尬万分,但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她的一颗芳心,已经牢系在李继平身上。

陈瑞也到花园寻找李继平,见他跟一个陌生女子在一起,一问才知道就是母亲说过的小青表妹,陈瑞也被小青惊艳了一下,只是,看着眼前相谈甚欢的两人,他只能默默送上祝福了。

李继平后来从一个丫鬟口中得知了真相,心里既尴尬又内疚,他找到陈瑞,诚恳地向他道歉,说自己要退出,成全陈瑞和小青。陈瑞吃了一惊,连忙说道:“李兄不可,那只是母亲自己的想法,我和小青也不知情的,所以,我只会为你们高兴,送上祝福。”

小青知道后既生气又难过,她质问李继平:“你们把我像一件东西那样推来推去,根本没有考虑一下我的意见?还是说你已经变了?”

李继平也觉得自己太草率了:自己怎么可以错过小青呢?于是,李继平和小青找到陈瑞,一起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并许诺,陈瑞一日没成亲,他们就一日不谈自己的事,一定要等到陈瑞娶亲之后,他考虑与小青完婚。

陈夫人见儿子跟小青没缘分,只得在心里叹口气,为小青和李继平送上祝福,继续忙活为陈瑞张罗相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陈夫人为陈瑞觅得一位温婉秀丽的姑娘,张记酒楼老板的掌上明珠张如月,张家对陈瑞也相当满意,当场定下亲事,并把婚期定在了三个月之后。

这天陈瑞娶亲,陈府上下热热闹闹,宾客如云,大家为一对新人送上了真诚的祝福。李继平和简小青为陈瑞的婚礼跑前顾后,出了不少力。

陈瑞娶亲三个月后,小青和李继平的婚期也约定了,在陈夫人的操办下,小青体体面面地从陈府嫁了过去。

陈瑞本来要去参加婚礼,但张如月刚有了身孕吐得厉害,陈瑞只好留下来陪媳妇,他单独准备了一份礼物,用木盒装着叫小厮送过去,嘱咐要表妹夫亲自打开。

不料,第二天晌午官差突然进了陈府,说有人状告陈瑞用毒物杀死李继平,将其绑走。陈府上下莫名其妙,慌着一团,连忙跟去打听缘由。

原来,成亲当天由于李继平被灌醉了,收到的贺礼没来得及查看。

第二天早上,李继平仍带着几分酒意,他想起了好朋友陈瑞的礼物,强撑着起身拿到了小青面前,小青一脸甜蜜正在梳头,见状撒娇道:“ 夫君你打开拿过来嘛。”

李继平宠溺一笑,打开了盒子,不料从里面串出一只蜈蚣,在李继平手上咬了一下就跑不见了。李继平手一抖,盒子掉在地上,里面飘出一张银票。

小青大惊,连忙为丈夫上了药,李继平感觉有些困意便倒头睡去。不料到了中午,李继平的手不但没止痛,还发黑发胀,人也昏迷过去。这蜈蚣有剧毒!

李母慌忙请了大夫,一番检查过后,大夫摇摇头:“晚了!本来蜈蚣之毒不至于这么严重,可他昨晚饮酒过量又大耗体力,被咬伤时正好身体虚弱,压制不住毒性,而且过了这么久,毒素已经顺着血液走遍全身……”

大夫的话就像晴天霹雳,李母和小青刹时都崩溃了,哭得喘不过气来。一个时辰后,李继平望着两位最亲的人,不舍地闭上了眼睛。

儿子的死,让李母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将陈瑞告到了县衙。

到了堂上,县官一番审问,事情的真相让大家瞠目结舌。

陈瑞交代:他虽然为好友娶亲感到高兴,但说起来毕竟李继平是“抢”了他的未婚妻,所以他就想跟好友开一个玩笑,当然,他知道李继平不会生气。

陈瑞清楚李继平的家境,知道送什么最合适,他提前准备取了一张50两银票,放在盒子里,叫过小厮,交代他再去捉一只壁虎关在盒子里面,准备婚礼当天吓一吓李继平,名曰“吓他一票”,但不知道何故,盒子里竟然变成了蜈蚣。

县官命人带了小厮,小厮交代:自己按着少爷要求,确实是抓了一只壁虎放进去,绝无半句谎言。

县官一拍惊堂木:“呔!分明是你起了坏心害人,私下放了蜈蚣进去!”小厮吓坏了,但仍坚持自己没放蜈蚣。

县太爷说:“ 壁虎是自己亲手放的,而盒子没离过你的手,由你亲手交到表姑爷手上,你没做假,还有谁能做假?”

小厮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 盒子是离过我的手……不可能!不会的,不是她!”县太爷忙追问道:“ 你说的是谁?怎么不可能?老实交代!”

小厮回忆起一个细节:婚礼当天,他拿着盒子出府前,碰到了丫鬟喜梅,喜梅问他去哪里,他说去给表姑爷送贺礼。喜梅关心地说道:“ 要走好远的路哟,我这里有两个包子,你吃了再走吧!”

小厮跟喜梅转到假山后面,高兴地从盘子里抓过包子,可却被烫得手一抖,盒子差点脱手,喜梅赶紧伸手帮他接住,等他吃完包子,才把盒子还给他。

大家一听,都觉得喜梅可疑,于是带了喜梅上堂审问。

喜梅一口咬定没动盒盒子里面的东西,但陈瑞和陈老爷都相信小厮:“ 一定是喜梅起了害人之心!”

县太爷吓唬说要用刑,喜梅最终招供:是自己把壁虎换成了蜈蚣。

原来,小青到陈府几天后,陈夫人就把喜梅叫去,责骂她办事不力,擅自把表小姐一人丢在花园里,坏了她的大事,骂完还罚了她三个月工钱。

喜梅也觉得很冤:她就离开了一会儿功夫,谁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于是对李继平和小青怀恨在心,故意把陈夫人的打算透露给李继平,想挑拨陈瑞与李继平之间的关系。

谁知陈瑞胸怀宽大,李继平也行事坦荡,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而陈瑞得知李继平的消息来源后,又责骂了喜梅一通,喜梅的怨恨又加深了一层。

于是喜梅就打起了主意,在婚礼当天故意拦住小厮,把壁虎换成了蜈蚣,她心想:“我借此机会换个更厉害的,神不知鬼不觉让他多吃点苦头!”

不料,李继平酒后被蜈蚣咬伤,最终送了性命。

“可是,喜梅怎么会知道我要吓唬李继平的?”陈瑞疑惑地问道。

不待喜梅回答,那小厮就懊悔地说道:“都怪我,抓壁虎的时候,被喜梅见到,说要帮我一起抓,我见她人美心善,就什么都说了出来……”

众人心道:“你还真不冤!”

一切真相大白,喜梅直接被下了大狱,小厮办事不力,被打了20大板,陈府不再留他。

陈瑞本无恶意,而且还通过送礼帮助李继平,但这件事确实是因他而起,县官判他为李继平的母亲养老。

小青披麻戴孝为李继平送了终,李母因爱而生恨,认为儿子的死是小青造成的,她指着小青哭骂:“ 你这个扫把星,一进门就克死了我儿,这样的人我李家要不起!你滚!”执意休了小青。

陈夫人心痛不已,想把小青接回陈府,但小青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伤心地,独自一人回了乡下。

陈夫人更加担心,托人带银子回去,打探小青的情况,可带信人回来却说,小青被休回家,嫂子不待见,便跟着保镖的哥哥出门,到大城市谋生去了。就这样,陈府失去了小青的消息,再也没有联系。

陈夫人内疚不已,便一心向佛,吃斋为小青祈福,再也不管家务,全交给了儿媳妇打理。

张如月接手家事,第一时间对府中所有下人进行了整治,该换的换,该敲打的敲打,绝不容许偷奸耍滑和私底下嚼舌根。

李继平的死,陈瑞受到的打击最大,他一直悲痛万分而又内疚,整个人颓废无比,只要一拿起书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继平和小青,他再也无法用心读书,也不再关注科考。

直到后来,张妙月生下了一个儿子,陈瑞才慢慢振作起来,为儿子取名陈念,接手了父亲的生意,开始撑起整个陈家。

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想起李继平和表妹小青,觉得都是自己害了他们,心里一直无法释怀。

小陈念渐渐长大,陈瑞想让他好好念书,完成自己和李继平科考的梦想,可陈念是个坐不住的人,他不爱读书,反而对做生意非常感兴趣。

于是,陈瑞谈生意的时候就把陈念带在身边,他惊讶地发现,儿子挺有很有天分,很多生意上的窍门一点他就通,算账也学得很快,比他这个做父亲的还要精明。

陈瑞心想:算了吧,他喜欢做生意就做生意吧,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陈念挺有野心,不满足于只做附近的生意,还想跟着别人出远门跑长途,陈瑞虽然不放心,还是任由他去闯,只是交代儿子身边的小厮要照顾好少爷,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随着陈念的成长,陈瑞也步入中年,而陈老爷和陈老夫人已经是老态龙钟。

一次,陈念从外面跑生意回来,把一个姑娘引到陈瑞面前,陈锐差点脱口而出:小青表妹!这女子跟小青长的实在太像了!陈瑞大吃一惊,忙把儿子拉到一边问:“ 这是何人?”

陈念说这姑娘名叫简芳儿,是一位女镖师,于他有救命之恩,而且他跟姑娘也处出了感情,想娶她,这次带回来征是求父母的意见。

陈瑞惊讶万分,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像之人?他把夫人张如月叫过来,相见之后也说这姑娘很像小青。

仔细一问,原来简芳儿的母亲就是小青,小青成亲第二天,李继平就去世了,她被休回到娘家,为嫂子所不容,便跟着舅舅来到成都府,暂时在镖局煮饭洗衣,也帮人缝缝补补挣点零花,后来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身孕。

哥哥劝小青别要这个孩子,另外找个人家好好过日子,小青长相可人,人又年轻,镖局也不乏单身的镖师,可小青怎么也不愿意,硬是强撑着把孩子生了下来,见是个女孩儿,便随了母姓取名简芳儿 。

芳儿从小体弱多病,小青一边干活一边独自一人照顾孩子,尝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把芳儿拉扯到三岁。

舅舅见芳儿仍是弱不禁风,便天天带着她练拳跑步,芳儿才渐渐地强健起来,还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刀枪拳脚。

芳儿是生龙活虎了,但小青这些年熬坏了身体,在芳儿十三岁这年油枯灯尽,撒手人寰。

小青临终前,把芳儿托付给了哥哥,要哥哥以后为她寻一门亲事。芳儿跟着舅舅将母棺木运回家乡安葬后,正式加入振威镖局,由舅舅带着开始走镖。

芳儿十八岁,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手矫健,年轻的镖师们大都被她吸引了视线,卯着劲儿对她好,但芳儿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她左一句哥哥右一句兄长,有时是关心,时而是调皮,跟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芳儿的舅舅其实也不愿意芳儿嫁个镖师,他自己就干这一行,太清楚妻子对自己有多大的怨恨了,常年不着家,家里的事帮不上忙,还时常令家里人担惊受怕。

一次走镖途中,在一段偏僻的山路上,他们见到几个生意人被强盗打伤在地,并抢走了所有盘缠,镖师们仗义出手打败强盗,拿回盘缠,几人感激不尽, 一问之下还是同乡。

那是芳儿第一次见到陈念,眼前这个男子带给她一种全新的感觉,完全不同于日常相处的师兄们。而陈念咋见到芳儿这样英姿飒爽的女镖师,也是倾慕不已。

自此,陈念每次有生意到成都府,必定要带些家乡特产去拜会芳儿舅舅,如有重要货物,也一律委托振威镖局押运,久而久之,陈念和芳儿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芳儿舅舅对陈念相当满意:人聪敏能干,家境殷实,常年出门在外,对他们这些江湖儿女不但毫无偏见,还给予足够的尊重,芳儿跟了他,就不用再过这种东奔西走,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芳儿舅舅唯一担心的,是陈念父母能不能接受芳儿。尽管陈念一再保证父母一定会喜欢芳儿,芳儿也挺相信陈念,但舅舅仍然放不下心头的余虑。

所以,陈念征得舅舅的同意后,先把芳儿带来家里见见父母。

让陈念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见到芳儿会如此激动,而芳儿居然是父亲的故人之女,算起来还是他的表妹,他在无意中带来了小青的消息,完成了父母和奶奶多年的心愿。

陈老夫人简氏看着芳儿泪流满面:“可怜了我的侄女小青啊……”芳儿见姑婆如此激动,连忙乖巧地安慰道:“芳儿今天得以见到姑婆,全靠姑婆您老人家天天祈福感动了菩萨,应当高兴才是,万万不可再流泪了。”

陈老夫人抹着泪道:“不流泪了不流泪了,我这是见了你高兴,好孩子。”

至于芳儿的亲奶奶,李继平的母亲,由陈瑞赡养照顾着,在几年前已经去世。

芳儿的到来,仿佛为陈府注入了新的活力,陈府上下在张如月的调度下,开始忙活起来,认真地准备着陈念和芳儿的婚礼。

几个月后,陈念隆重地娶了简芳儿,两个年轻人将承载着父辈的期望,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陈念完婚不久后的一天,陈老夫人在梦中安详地去世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间故事:男子一个玩笑,新婚表妹丧夫被休,多年后感叹:这么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ce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