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身在哪里,故乡的味道永远难忘。
疫情期间,我的微信群“北京三姐妹”里除了讨论疫情,谈的最多的就是吃了。
群名是“北京三姐妹”,其实目前只有我一个人住在北京,另外两个一个住在美国的纽约,一个住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们在群里晒自己做的烩面、红薯丸子、凉拌小菜,直到有一天,小云晒出她做的凉粉饺子。
凉粉饺子其实是一种带汤的饺子,里边除了饺子,还放切成小块的凉粉、香菜、辣椒油,也有放豆腐的。
在小时候,在故乡,凉粉饺子是和年连在一起的,洛宁人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必定是凉粉饺子。
小时候的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着饺子,炉子上咕噜咕噜地炖着牛肉,熬年饿了会碎些牛肉吃,如果有人想喝汤,也可以在碗里放些小葱和香菜盛了汤喝。但这锅牛肉汤最主要的作用是大年初一早上,妈妈用这美味的牛肉汤下凉粉和饺子,做成一锅香喷喷的充满年味的凉粉饺子。
大年初一,天不亮外边就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喜欢睡懒觉的我也会早早起来,穿上过年才会有的新衣服,拿起扫把把家里扫一遍,边扫地边嘴里念叨着:先扫金、后扫银,家里扫出个聚宝盆。妈妈说大年初一这样边念叨边扫地,也许会扫出一块钱。但小时候的我扫了好几个大年初一,也没扫出个一块钱,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但大年初一由我打扫卫生已经养成了习惯。
扫完地,洗完脸,妈妈就已经做好了凉粉饺子,先摆上桌,上香,供去世的爷爷奶奶吃,然后给本家年龄大的长辈端一碗,我们才端起来吃垂涎欲滴的凉粉饺子吃。
除了红薯粉做的请凉粉,还有有玉米面做的黄凉粉,我最讨厌黄凉粉,当年的请凉粉虽然不讨厌,但我最爱吃的还是饺子。
之后的大年初二到初五,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客人来了除了用米汤和炖菜招待,特别亲近的客人来了,也用凉粉饺子招待。早上妈妈会包一大盘饺子放好。等客人来了,就下一些饺子,再切一刀凉粉、一刀豆腐,这样一大盘饺子就够一天的待客了。
想来凉粉饺子是当年物质不够丰富的年代人们生活的一种智慧,用凉粉搭配饺子,本来不太够的饺子就够吃了。后来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大年初一的凉粉饺子里凉粉就少了,饺子就多了,现在过年人们嫌费事,也可能大年初一的饺子里也已经不放凉粉了,但却成了远方游子心里最惦念的味道。
平时家乡的饭馆里也卖凉粉饺子,如果回老家,随时也可以吃上,但远方的游子却不那么容易解馋,因为凉粉饺子据我所知目前只有洛宁有卖。
所以在疫情期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突发奇想,想要自己做一顿凉粉饺子,于是在淘宝买了洛宁的原上红薯,用一个研磨器把红薯磨成了渣,过滤、沉淀,竟然做了一小碗雪白的红薯淀粉,然后学妈妈那样,把红薯淀粉按照1:7的比例加水,开火,做凉粉,盼望吃到家乡的味道。
自己磨的红薯渣也很漂亮
第一次没有做成功,因为水放多了,但我用磨凉粉的红薯浆做了家乡的浆面条,当那种熟悉的味道在厨房弥漫开来,我真是激动地想欢呼,就是那种熟悉的味道,故乡才有的味道!
之后又做了一次凉粉,因为买的红薯康了,红薯不好,做出来的凉粉感觉也不是应该有的样子,味道也不好,昨天,我又磨了红薯淀粉,准备今天一早去买萝卜、肉,做家乡风味的萝卜肉馅儿凉粉饺子。
三个红薯磨出的红薯粉面
在买完肉和萝卜回家的路上,三姐妹微信群里又蹦出小云做的家乡的油饼的图片,心里涌出无限的思乡情。
不论身在哪里,故乡的味道永远难忘。
附:凉粉饺子的私家做法:
1、红薯淀粉的制作:选取新鲜而又上好的面红薯,用研磨器磨成渣,加水,用手抓着揉一揉、洗一洗,沉淀2个小时,然后用薄纱布把放有红薯渣的水过滤,过滤出来的带有红薯淀粉的水再次沉淀几个小时,会在底部形成雪白的红薯淀粉,倒出浆水,淀粉晒干,红薯淀粉就做好了(浆水放置2-3天,可以做汤面条时用此水下面,然后放入芹菜叶、黄豆,出锅时放入香菜、辣椒油,就是一碗香喷喷的家乡风味的浆面条)。
2、凉粉的制作:晒干的红薯淀粉用1:5的水在盆中充分融合,然后倒入锅中,开火,不停地搅拌,直到粘稠、冒泡,关火,盛入碗中,过一会儿放点凉水,让凉粉和碗分离,等晾凉以后凉粉就做好了,可以做拌凉粉、炒凉粉。
3、用煮好的牛肉汤或者排骨汤里下入饺子、饺子开锅后放入切成小块的凉粉,也可加点豆腐块,最后出锅时放香菜和辣椒油,香喷喷的凉粉饺子就做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