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夕拾《增广贤文》(十一)

夕拾《增广贤文》(十一)

作者: 醉望江枫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3:38 被阅读0次

        【原文】: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黄芩①无假,阿魏②无真。客来主不顾③,应恐是痴人④。

        【校注】:①黄芩:多年生直立草本,其根为常见中药,有泻实炎、除湿热等功效;有版本作“黄金”。②阿魏: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澡后,有助消化、杀虫解毒等功效。相传此药很少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阿魏有草、木二种。或云其脂最毒,人不敢近。每采时,以羊系于树下,自远射之。脂之毒着羊,羊毙即为阿魏。系羊射脂之说。俗亦相传,但无实据。谚云‘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以其多伪也”。③客来主不顾:有版本尚有下句:“自是无良宾”。④痴人:指精神不正常的人。有版本在“应恐是痴人”前有“良宾主不顾”句。

        【译文】:在家里不懂得迎接客人,出门就会知道没人接待的烦恼。遍地都是的黄芩是不可能有假的(另版译:黄金是不会有假的),但一味难求的阿魏却是没有真的。不懂得照顾客人的人,应该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另版译:不懂得照顾客人的人,自然就不会有尊贵的客人;不懂得迎接尊贵客人的人,恐怕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浅析】:这三句讲待人接物之道。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其中就包含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华夏文明的精华在东亚乃至东南亚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文明礼仪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礼仪也是时代的产物,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局限性。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现代礼仪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应当继承与弘扬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摒弃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与今天不相适应的传统礼仪。然而,无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人们在礼仪中非常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对等原则”。待人接物是我们每天都要碰到的事。在待人接物中讲究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体现了自身的文明程度。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概莫能外。真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怠慢来访的客人,那么当你出门作客的时候,人家也会怠慢你,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社会上人人都知道礼仪的重要,知道礼尚往来,如果你忽视礼仪,怠慢客人,那你被他人看作另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要想在社会上畅行无阻,不但要懂得礼仪,而且要躬身践行,做一个真正的讲文明、有礼貌的人。[/cp]

相关文章

  • 夕拾《增广贤文》(十一)

    【原文】: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黄芩①无假,阿魏②无真。客来主不顾③,应恐是痴人④。 【...

  • 夕拾《增广贤文》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后勤有位操着浓重苏北口音的老师,据说他们夫妇俩是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时到常熟的,解放后女的...

  • 夕拾《增广贤文》(七)

    【原文】: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①只为贫。饶②人不是痴汉③,痴汉不会饶人。④ 【校注】:①风流:指人漂亮...

  • 夕拾《增广贤文》(八)

    【原文】:是亲①不是亲②,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③ 【校注】:①亲:名词,泛指有血统...

  • 夕拾《增广贤文》(十)

    在目前所见版本中,自“路遥知马力”至“红粉佳人休使老”有较大出入,现据典型的三种版本摘录如下,供参考。 ...

  • 夕拾《增广贤文》(三)

    【原文】:近①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②去金成铁,时③来铁似金。 【校注】...

  • 夕拾《增广贤文》(四)

    【原文】:读书须用意①,一字值千金②。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③。画...

  • 夕拾《增广贤文》(五)

    【原文】:钱财如粪土,仁义①值千金。流水下②滩③非有意,白云出岫④本无心⑤。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⑥海洋深? 【...

  • 夕拾《增广贤文》(二)

    【原文】:知已知彼①,将心比心②。酒逢知己③饮,诗向会人④吟⑤。相识满天下,知心⑥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

  • 夕拾《增广贤文》(十三)

    【原文】: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①。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②。古人不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夕拾《增广贤文》(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