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舍得让孩子哭泣,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舍得让孩子哭泣,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作者: 碾小玉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0:16 被阅读0次

在一木的爆文《被语言暴力伤害的中国孩子》评论区里,有人痛心疾首地评论:太过危言耸听了吧!中国的孩子,本来就缺少挫折教育,如果自己都明白“父母是真心对我好”还那么计较父母的“过失”,还“记一辈子”,那走向社会能适应么?如此脆弱的心理这孩子或许成年后也不会内心强大。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语言暴力其实就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承受了语言暴力的孩子心灵才不会脆弱,成年后才会内心强大。

当我们在谈论挫折教育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一般的父母,在说到挫折教育的时候,认为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吃一些苦头,使用一些语言暴力,对孩子进行一些打击,名为抗击打练习,妄图用这些方法来让孩子受到教育。这样的“挫折教育”简单粗暴,除了打击孩子以外,没有什么其它意义。

要了解什么是挫折教育,我们就应该明白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通过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用端正的心态去直面各种挫折,培养他们,不逃避,积极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挫折教育并不是说一两句话,给孩子进行一些打击就能够完成的。它和许多其他的教育一样,都是贯穿在孩子的生活里。在最适合的情境下做最适合的教育。甚至,都没有必要专门创设某种情景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我认为,舍得让孩子哭泣,就是一种最好的挫折教育。

我概括了一下,孩子哭的原因大概有三种:

一是孩子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哭泣。这一般发生在较小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延迟满足,只要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能通过哭泣来向家长表明,他们还学不会等待。这是孩子的生理原因,做父母的应该第一时间去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再说孩子太小,说什么挫折教育也为时太早。所以把第一个原因不放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二是孩子因为身体上的不舒服和受到伤害疼痛而哭泣。无论孩子身上这种疼痛是很强烈,还是轻微的,家长一般都倾向于安慰孩子不要哭泣,要坚强。此时家长的心理是只要孩子不哭了,肯定就没有那么疼痛了,作为家长也会觉得轻松一些,似乎责任也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坚强这个词语并不是很多小孩子能够明白和体会的,它是一种需要努力才生成的意志,自然没有生理上的疼痛来得直接。

三是孩子们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哭泣。当孩子渐渐长大,对事物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会表达内心的期望,并以此来做出选择。只要他们的选择不受挫,他们就是快乐的。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所选择的的行为并不符合成人的期望,会受到成人的阻止。孩子是没有能力对抗成人的决定,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哭泣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妄图以此来抵消成人的阻止。在这种情形下,一般的成人通常有两种做法,要么立刻向孩子妥协,要么拿出做家长的威严,逼迫孩子不许哭泣。

但,事实上,很多人一方面在叫喊着要给中国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一方面却连让孩子哭泣都舍不得。

其实,家长们对孩子的哭闹是很敏感的。为什么家长会很敏感孩子的哭闹呢?我认为也有三个原因:

心疼孩子。孩子哭闹肯定是因为自己不开心,不舒服,哪个爱孩子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舒舒服服的生活着呢?

孩子哭闹,会给家长一种感觉:我带孩子的能力不行。在我们眼里,爱哭的孩子就是家长没带好造成的,这很容易给带孩子的家长一种心理压力。

   

3、孩子爱哭,家长便认为那是软弱的表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坚强的。

4、孩子会哭得让人觉得心烦。好好想一下,你在带孩子过程中,孩子哭闹,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特别心烦,希望他们立刻闭上嘴巴。

正是有这些原因,我们就特别不希望孩子哭。大概,孩子的人生中唯一一次我们希望他大声哭的时候就是他出生时。但是,要一个孩子不哭,就像要你自己不要吃饭一样,那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出生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哭,这也预示着哭的重要性,它也将会伴着人的一生。

哭,是孩子情感的宣泄,有利于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

大人总把孩子的哭想成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总想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找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止住他们的哭泣。有的用物品转移注意力啊,有的用语言安慰鼓励啊。家长应该要试着去理解孩子哭泣背后的原因,不要一味的想要去制止。有时候,看似孩子哭得很伤心,但是,你只要放手让孩子去哭泣,等孩子哭完,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有时候,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小时候特别爱哭,因为爱哭,不知道被说了多少次,但是没办法啊,我控制不住自己。直到现在都还这样。12岁的时候,动了阑尾手术,麻药醒后,伤口十分疼痛,哭吵着要医生给我打止痛针。但医生的意思是能不打尽量不打,止痛针对身体没有好处。那一次,可能是妈妈看着我真心痛了,当然没有安慰我叫我不要哭,只是说我们不打止痛针好么,你忍一下,过了今晚就好了。后来,我就没有再哭泣了,一直忍着,直到第二天早上。后来,我成了那个病房里人人称赞的“最坚强的小姑娘”。现在想来,那一次的坚强源自妈妈的理解。

还有一种情况,成人对女孩子的哭泣容忍度要比男孩子的大。有句话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男性应该是隐忍的,不情绪化的,人们喜爱的男性常常是那种只留血汗不流泪的硬汉形象。所以,只要男孩子哭,家长们都会说,你是男子汉,男子汉哭可不好看呢。这样的说法对男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的。因为不允许男孩子哭,他们便会把各种情绪情感强压在心底,不得以发泄,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反而使男孩子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情感脆弱。

同理,不让孩子哭泣,堵塞了他们宣泄内心情绪的正确道路,他们还是会找到其他的宣泄方式,比如搞破坏,比如伤害自己,或者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造成性格的缺陷。

哭,并不是哪一种性别,哪一种年龄阶段的人所特有的,它是我们所有人的权利。我们都应该学会使用这种权利。懂得用哭泣来宣泄情绪的人,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

让孩子在哭闹中体验受挫的感觉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大街上或者超市内,孩子盯着某件东西不肯走,开始还是恳求家长买下来,家长不同意。然后,孩子开始哭,大声的哭,有的家长是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就妥协了。有的比较厉害的家长会拿出自己的威严,逼迫恐吓孩子不要哭闹,最后孩子委屈地妥协了。

无论是自己妥协也好,还是让孩子妥协,家长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停止哭闹。可是自己妥协久了,家长容易被孩子控制,孩子的言行操纵了家长的言行,在家庭中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孩子妥协,家长控制了孩子,在控制下长大的孩子慢慢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可想而知,当这样的孩子面对自己人生中的挫折时,他该如何去面对?

伊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讲了她如何处理孩子无理要求的做法,我觉得十分值得借鉴:那时候流行一种眼神很鲜艳的饮料,圆圆一直想要买,但一向对孩子比较宽松的伊建莉老师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让步。因为那种饮料肯定不是健康的饮品,喝了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哪怕只喝一点点都不行。又一次逛超市,圆圆又看上了那瓶饮料,又哭着要买。伊建莉老师没有让步。这一次圆圆抱着必买的决心,不仅哭闹不止,还在地上打起滚来。伊建莉老师不急不躁,也没有去拉圆圆,而是在一旁看其他的东西去了。圆圆见自己的方法没有起作用,便渐渐地停了下来。看到圆圆不再哭闹,伊建莉老师赶紧走过去,给她一个台阶下:现在我们可以走了么。听妈妈这样一说,圆圆立刻起来,拍拍衣上的灰尘,爬了起来,拉着妈妈的手,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一起回家了。后来,圆圆再也没有要求买过那种饮料了。

圆圆本以为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妈妈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没想到妈妈根本就没有接招。她所做的一切就成了独角戏,也就没有意思了。妈妈的不接招也让她看清了妈妈的态度,圆圆只好自己慢慢地做调整。伊建莉老师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当看见孩子明显弱了下来,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对待孩子,仅仅简单的一句“我们可以走了么”?既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又给了孩子以台阶,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孩子往往会在一些求而不得的事情上获得一种受挫体验,这种体验的感觉是糟糕的,但将会在孩子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地重演,孩子必须自己学会去接受那种感觉,承认那种感觉,然后才能直面所受的挫折。这也是一种成长体验,家长必须把自己想要娇纵孩子,控制孩子的心统统扔掉,因为,你没有能力娇纵他们,控制他们一辈子。那么从现在开始,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请你坚定地保持自己的立场,在保护孩子自尊不受伤害地前提下拒绝他们吧。

孩子能在哭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安静下来之后动手去解决问题

朋友家有两个年岁相仿的孩子,在家里经常会因为任何一点东西而展开权力的争斗。只有每次发生争斗,朋友都会大声斥责。但是结果总是一个人胜利了,另一个人哭泣。有时候又是两败俱伤,家里哭声震天,然后,她又不得不去安慰那个哭泣的孩子,指责那个胜利的孩子,或者安慰两个。她常常被这些事搞得心力交瘁。又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画画,另一个孩子来捣乱,在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过程中,画纸被撕烂,画画的孩子哇的哭了起来。另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真的闯了大祸,也因害怕而哭了起来。但那一次,朋友人不舒服,实在没有力气去管他们,就只对他们说:哭完了,再想想要怎么办。于是两个小朋友哭了一会儿,渐渐安静下来,那个捣蛋的孩子急于想弥补自己的错误,就开始跟另外一个孩子商量着怎么做。另一个孩子也不哭了。不一会儿,刚刚还是如仇人般的两个孩子已经开始亲密合作,找来胶带,剪刀等工具,一起把那张画贴好了。贴好了之后,两个人一起在画纸上有说有笑地画起来,之前的硝烟完全不见了踪影。从此,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朋友不再把自己卷入到他们的战争之中。渐渐地她发现孩子争斗的情况少了,经常有商有量的情况多了。

有时候孩子哭泣是为了向成人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成人能够帮助解决问题。这时候,成人往往为了快速止住孩子的哭泣,而着手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那些问题很多时候本来是孩子自己都能解决的。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养成了对成人的依赖,一出现问题,哭着去找大人帮忙就好了。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更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他们总觉得,有父母会帮我解决的,我不必担心什么。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在将来遇到挫折时能够去坦然面对,想方法去解决么。他们往往是把面对的问题抛给别人,让别人去承担。

但是,如果我们给孩子哭泣的机会,他们在哭泣中理清自己的思路,便会明白一直哭泣是没有什么用的,等到不良情绪发泄完了,便开始思考如何处理遗留下来的问题,最后就是动手解决。这些不都是我们成人在遇到问题时的心理历程么?要想孩子也能如此,就请不要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力,剥夺孩子培养责任心的机会。

还有一点都值得我们注意,舍得让孩子哭泣,并不是说家长以冷漠地表情面对孩子的哭泣。冷漠是伤害孩子的最大杀手。在孩子哭泣时,我们该要表达自己的理解与同情时,就要表达,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你的,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我们的理解和同情,是孩子勇气和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他们在将来面对种种困难时强大的心理依靠。

给孩子以挫折教育,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创设什么情境,生活处处是教育,只要我们有心,随时都能给孩子以良好的教育,无痕的教育,那么,首先以舍得让孩子哭泣开始吧。

相关文章

  • 舍得让孩子哭泣,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在一木的爆文《被语言暴力伤害的中国孩子》评论区里,有人痛心疾首地评论:太过危言耸听了吧!中国的孩子,本来就缺少挫折...

  • 夏夜|图卡2.5 -无条件地爱孩子—— 别只给挫折不教育丨《让孩

    【关键词】家庭教育,无条件地爱,挫折教育 【知识描述】 你所认为的挫折教育是什么?是不夸奖孩子吗,是给孩子增加障碍...

  •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个家庭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安排最好的补习班,请最好的老师而是...

  • 挫折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吃苦

    挫折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吃苦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刻意寻找所谓的挫折机会,而是放开你的手,让孩子有机会面对生活中最...

  • 关于逆商的一些学习心得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希望他最好身经百战,甚至人为制造很多所谓的挫折给孩子;然而真正的挫折教育...

  • 幻想即现实(第二章)

    (P049-P104) 你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经常被提到的话题,认为父母应该人为地设置一...

  • 金句 不完美,才美12

    书中金句 启迪心灵 今日分享~《不完美,才美》 ~抗挫折能力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

  • 小试挫折教育

    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挫折教育的文章,文中提到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感受挫折教育就给孩子设置障碍,增加困难,这样其实...

  • 你的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曾奇峰:你的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在教育界,挫折教育,是一再被提到的话题。有“专家”认为,父母应该人为地设置...

  • 如果爱,请接纳你孩子本来的样子

    【接纳你孩子本来的样子】是家长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对,是最好的教育!没有包办、没有强迫!你要给他报兴趣班,报补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舍得让孩子哭泣,是你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h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