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阿含经
阿含经和南传佛教可以等同吗?

阿含经和南传佛教可以等同吗?

作者: 流光闲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0:38 被阅读69次

问:有人说最古老的佛教经典是《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请问《阿含经》属于巴利三藏吗?

玛欣德尊者答:原始佛教时期并没有成文的巴利三藏,也没有《阿含经》,这些经典都是佛陀般涅槃后由佛陀的圣弟子们结集、传诵而成的,但它们都是研究原始佛教不可或缺的根本经典。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上座部巴利三藏的经藏唯一能够和北传《大藏经》的经藏相对应的是四部《阿含经》。其中,上座部的《长部》《中部》《相应部》大致相当于北传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但在内容和排列顺序上有许多出入之处。而北传《增一阿含经》与上座部《增支部》相当的部分还不到三分之一。

有些学者喜欢将巴利经藏和北传《阿含经》混为一谈,然而,南传上座部佛教并没有《阿含经》,也不认同这种做法。北传《阿含经》并不属于巴利三藏,它们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巴利三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唯一圣典,是讫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经典的一套三藏。而《阿含经》分为四部,称为四《阿含经》,皆属于北传佛教声闻乘三藏中的经藏,且分别属于不同的部派:《长阿含经》属于法藏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属于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经》据信是大众部的传本。由于它们分别出自不同的部派,所以内容不十分完整,且多有彼此出入者。

2.上座部上座部佛教相信,佛陀在世时所说的语言是马嘎底语,也即是今天的巴利语,所以《巴利三藏》是直接用佛陀的语言保留佛陀教导的经典总集。汉译《阿含经》是从梵语翻译成汉语的,它们应该有更为古老的语言版本。

3. 《巴利三藏》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唯一无可争议的权威经典。但《阿含经》在中国历来被大乘学人视为小乘经典而被束之高阁,直到近世才逐渐受到重视。

4. 《巴利三藏》有一套完整的解释三藏的义注和复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历代上座部长老比库们学习教理和实践禅修的根本依据。对巴利三藏的研究和实践,离不开三藏的义注、复注,以及长老比库们的修学成果。 《阿含经》是在19世纪才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据此来探索和研究原始佛教。想要研究《阿含经》和原始佛教,则离不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以上

流光闲客总结

在佛陀涅槃一百年的时候,上座部和大众部分道扬镳。分别是后来的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此后,南传佛教内部和北传佛教一样前前后后又进行了几次部派分裂。奠定了现在我们所认知的南北传的各自体系。

但按照常理来说,由于时间的推移,部派佛教和原始佛教之间是存在学术的统一问题。而第一次经典结集而来的巴利三藏可以说,就时间性而言,语种而言,是研究释迦牟尼本人的哲学体系的第一手资料。

而作为来自不同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派别,继承的阿含经。可以作为与巴利三藏大致对应的经典,而并不能代表巴利三藏,或者完全等同巴利三藏。在这里阐述一下南传佛教的结构问题

南传佛教的核心以及共识,巴利三藏。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后来发展、分裂,都是全套继承了完整的巴利三藏(经、律、论),而通过几个部派继承的四部阿含经,不能代表现有南传佛教的所有派系的观点,因为阿含经完结之后,南传跟北传还在继续分解。阿含经不能代表整个南传佛教的学术系统,更不涉及南传佛教的核心。

补充:四部阿含经没有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而南传佛教自佛陀时代传承至今都有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跟方法!

简单来说,巴利三藏和阿含经的时间差距分属于两个部分,所以存在出入。

阿含经只能浅表地代表南传佛教的全部系统。并且由于中国阿含来自梵语,梵语不是佛陀本人使用的语言。中国地区的阿含经存在翻译带来的后人发挥。

一个完整,系统,严谨的佛教观点必须经由律,经,论三者统一校验而阐发他的真实义。而许许多多的由三者统一而来的,可以从三观上系统应用,代表佛教的观点,组合巴利三藏,可以代表佛陀本人的观点,可以成为南传佛教的整体认识。而中国的律藏,论藏来自北传佛教,而北传佛教的论著,律藏不代表南传佛教,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也不能用北传的律,论,套进去。然后把这样的阿含经等同南传佛教。所以,北传对于南传用阿含经作为阵地,进行理论贬斥南传佛教是毫无意义的。

更何况阿含经本身就不代表南传佛教经藏的全部。

阿含经在南传只作为理论发展的见证存在,其地位和巴利三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含经和南传佛教可以等同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j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