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炎热至闷热的夏日,我在家里的阳台上,雕琢我的第一个根艺作品,已是挥汗如雨。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是宣 传 部同事打来的,让我和他速到公 安 分 局去采访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51104/a9314b1bd78032d7.jpeg)
同事告诉我,公 安 分 局 刑 警 大队大队长给他打来电话,说今晚有重大行动,已经发现一个黄色录像放映窝点,犯罪嫌疑人持有四把火药枪。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是要现场实景报道呀,可能有相当危险啊。当然,无奈中也有兴奋,因为,在我们日常新闻报道中,除了歌功颂德和动态报道外,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和刺激的事。
当我扛着摄像机,和同伴赶到公 安 分 局 刑 警 大队后,天色早已大变,急风骤起,豪雨将至。
刑 警 大 队的干 警 们荷枪实弹列队站立。刑 警 大 队李大队长正在布置任务,他个头不高,但显得很干练。一辆辆警 车,在黑暗中急闪着刺目的警 灯,载着刑 警和我们啸叫着出了分局大门,一路往事发地点急驰而去。
由摩托车、指挥车和面包车组成的车队,经过一座大桥后,开始减速,并静悄悄地向目标靠近。在一处十字路口,车队分散在树荫下停下来。
我们是跟着一、二十个刑 警 大队队员们坐在面包车里的。队员们个个都很英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受到感染,我们也提起精神来,等待着即将开始的“战斗”。
消息传来,犯 罪 嫌 疑 人的黄色放映窝点,在一处偏僻小街上,有一道大铁门,曾有一个人打开小铁门,装着出来倒茶杯中的水,左右张望打探动静。
刑 警 大 队李大队长当即带了一个辖区联 防队员过去侦查。走到大铁门外,不防一个肥头大耳的人从小铁门出来。“你们是干什么的?”那人吼道。联防队员心里紧张有点慌神,语无伦次地说:“没,没干什么……”李大队长忙上前搭话:“我们来找小王,他在不在里面?”“没有什么小王不小王的,走开,走开!”“不在就算了,我们走。”李大队长不露声色,拉着联 防队员离开了。
不久,大铁门内传来一声像小爆竹的闷响声,那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一把装了销 声器的手 枪发出的,意思是:情况有变。
果然,没过多会儿,一个侦 察 员从大铁门院墙内翻出来报信说,里面的人已有所察觉,并派出一个小工骑自行车在周围转了一圈,发现在十字路口树荫下有“雷 子”的车。
那时,已经过了午夜。风一个劲地呼啸,可雨就是没有“豪”起来。队员们和我们的锐劲,已被似乎遥遥无期的等待,挫掉了一半。
命令下来了,让所有车辆远撤到来时经过的大桥那儿待命。于是,我们随着刑 警 大 队的战 斗人员一块,后撤到了大桥。
继续等待。与风相伴。
到了临晨三点,还是没有动静。据另一名出来的侦 查 员报告,里面还在等,并告诉那些“黄 片 客”,要到后半夜才播放“精彩”的。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犯 罪 嫌 疑 人太狡猾,四点一过,就向“黄 片 客”宣布说:今晚风声紧,录像放映结束。
紧闭的铁门打开了。无奈,我们最后的侦 查 员,混在人堆中一起鱼贯而出……
不知为什么,我感到相当遗憾。危险的感觉早就消失了,只想有一次痛快淋沥的经历。虽然行动没有成功,但我也体会到了公 安 干 警们的工作的危险和辛苦。
后来我们得知,也是在一个深夜,在犯 罪 嫌 疑人开始麻痹时,刑 警 大 队采取了一次闪电奇袭,一举端掉了那个黄 色 放映窝点。由于事发突然,分局没能通知我们参加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