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公布一份名为《大学校园的危机》。该报道中提到,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接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中,由于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大学校园的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攀升,现在几乎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在接受过服务的学生群体中,被诊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数量翻了三倍,接近整体人数的一半。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心理状态?经过三年的惨绝人寰高中生涯,很多走入大学的人分裂成两个极端:
一、极度上进,高中生活已经把他们变成了上了发条的机器,无法停下来,疯狂的学习专业课、疯狂的为英语四六级做准备。尽管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但却无法享受一刻钟的“闲”,一旦停止,就有无尽的焦虑在等待自己。
二、放飞自我。来到大学这个自由的国度,摆脱了以前家庭的束缚和枷锁,一切都那么新鲜,慢慢发现原来辅导员一学期见一次就够了,老师也是上完课就匆匆回家了,自己是那么“自由”,于是,上网、打游戏、追剧,成了他们生活的主导。虽然白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夜里却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空虚无助,不知道再这样下去会变成什么?但是新的一天到了,却依然周而复始、重蹈覆辙。
前任院长哈里·R.路易斯说,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
现在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过于急功近利,以就业率、升学率评判大学和专业的好坏。
在整个大环境的倡导下,金融、医学、IT、理工类的科目更受广大家庭和学子的追捧,实质而言,也就是这些专业出来的学生更容易就业、薪金更更高。
一切以钱为导向,必然会出问题,小到大学生频频出现的心理障碍,大到整个国家的教育。
2

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说道: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交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考并不是简单地为某个领域服务(比如如何解决方程或者如何分析文章),甚至不是获取跨学科的工作能力,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践生活中。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的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真正的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他,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
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为什么思考如此重要?
思考是形成你整个人生“思维方式”的必经之路,思考让你的大脑一次又一次的重生。这里的思考不是对你专业课作业的思考,而是对人生的感悟,你想过什么样人生的感悟。
这种思考也不是你坐在那里,凭空发呆的产物。而是大量阅读,放缓脚步,深度思考,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还记得那句话吗?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我们在大学的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