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微信上读了一本书,是李娟写的《我的阿勒泰》。后来听说这本书被拍成了电视剧,由马伊俐主演。当时我还很好奇,毕竟这是一本散文书,又不是一本故事书,是如何被拍成电视剧的呢?
这不最近我在去哪儿网上订飞机票,顺便购买了一个什么很昂贵的会员,其中有一个权益就是赠送三个月的爱奇艺vip。昨天晚上,我把这三个月的vip进行了兑换,本想观看一些比较好看的电影,结果就发现了这部电视剧。
今天下午闲来无事,我就开始从头观看这部电视剧,由于网络比较卡顿,所以只看了一集。 我看网上包括弹幕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都很高,甚至有人说这部电视剧拯救了国产剧。我就只看了一集,也没看出来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就想先写一写第一集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内容吧。
当初我在看书时,其实有些囫囵吞枣,并没有那么仔细认真的去看,有时候过于追求阅读的速度,难免就会忽视阅读的质量。但是我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忽然发现,电视剧当中的很多情节,我都在书上看过,我以为忘记了,没想到这些情节还在脑海中。
比如电视剧开头拍摄的李娟扫雪的画面,就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阿勒泰的雪太大了,她想扫一条从家到村口的路出来,可是只扫了10米,就把全身的力气用尽了,所以李娟说,从村口到她家,一个脚印都没有。
当然,人家书中的原文不是像我这样写的,好像写的是一个从村口到她家的脚印都没有,反正我想不起来了,也懒得去查,就这个意思吧。
虽然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白话文,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我就是感觉这句话很美,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电视剧的拍摄,更是让这句文字有了画面,我感觉还挺配。
再一个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剧情就是,李娟去乌鲁木齐打工,期间她偷偷跑去听一个作家的讲座,并且用纸条提问了一个问题,问题是写什么才能成为一个作家?
当主持人把这个问题念出来的时候,周围很多人发出了笑声,大概感觉这个问题很幼稚吧,可是我却对这个问题同样很感兴趣,因为这个问题也曾经在我的脑海中徘徊了很久,我想当作家,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那个作家很厉害,他没有嘲笑李娟的问题幼稚,而是非常认真和用心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他通过这个问题判断出李娟的年龄应该不大,所以他建议李娟先去上学,如果不上学了,就去记录生活。
我立刻感觉这两个建议非常有用,第一个建议去上大学,在我看来就是多读书,要想成为一名作家,首先得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接受大学系统完整的教育结构,肯定对于成为作家很有帮助。
第二个建议去记录生活,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是不会写出好作品的。
然后那个作家还告诉李娟一条“写作秘籍”,那就是: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听完这条写作秘籍,我立刻对这个作家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一位真正的优秀作家,而不是那种哗众取宠只会作秀的作家。同时也很替李娟感到庆幸,在她写作初期就能够碰到这样一个给她指引明路的导师。
要想成为一名作家,必须要经历丰富,还要感情细腻,对一切都具有很强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如果生活一帆风顺,日子风轻云淡,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不是吗?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也要继续去爱、去生活,但是我会尽量避免去受伤,毕竟前半生我受的伤已经够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