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催眠,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心理医生,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活在各种催眠中。
每天电视里、电梯里、地铁里各种广告狂轰滥炸,就是一种催眠,目的是让你潜意识里觉得这些东西我都需要,我需要努力挣钱,买买买!
超市里各种方便面的外包装图案,现在做的越来越诱人,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想买的冲动。
电视剧里各色美女,各种打扮、化妆,每天都在发酵,慢慢的有一些就成了潮流。
销售里主动营销,高级的销售员一眼就会判断出你的阶层、职业、性格、爱好等,再根据综合判断迎合你的喜好,最后你不知不觉中就买了,等销售员走了之后,你会在心里问自己:这东西真有用吗?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主动营销的视频分享。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一位美国最成功的净化器推销员,在退休后,分享了自己成功销售的诀窍。一般的销售员开门后会直接说:“对不起,我能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吗?”结果是大概率被拒绝。
但是这位销售员采取了迂回策略,他首先说的是:“对不起,我是附近的销售员,特别口渴,能进您家喝口水吗?”在美国,一般的家庭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友好的答应请求。紧接着,这个销售员觉得,在人的潜意识里,他请求进门喝口水,实际上是给对方一个做好人的机会,既然如此他可以再给对方一次证明自己是好人的机会,所以他在喝完水后很自然的说:“谢谢您,我是净化器销售员,麻烦您给我五分钟时间......”
很自然的,他争取到了销售员们都渴望的关键五分钟。
其实这个故事里,冠军销售员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催眠,目的就是要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方撤掉防御心里,从而接纳对方的请求。
传销组织特别喜欢用一些催眠的小技巧,一些大学生不小心进了传销组织后,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觉得自己就是未来的马云。
催眠的本质是因为无知。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一个个暗区,这些暗区我们是不自知的,但他们遇到某些条件会自动触发。譬如,我们每天睡觉,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醒来的时候同样也不知道。最深层次的无知就是生死,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死大梦里而不自觉。
那我们能不能拒绝催眠呢?
在浅意识层次上是可以的,我们只需要拿起逻辑这个武器就行。譬如说当一个成年人看到一盒包装图案美味诱人的方便面时,有一种购买的冲动,但大脑的基本逻辑告诉他图案跟实物不是一回事,他能很容易的放弃冲动。小孩子的逻辑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比较容易被欺骗,记得前几天儿子看到一袋糖果,每一个糖果的表面都是色彩斑斓,特别好看,儿子立马就要买,买回去就不吃了。
但如果一个成年男子遇到一个美女的各种诱惑,能不能把持得住还真不好说,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小三了,这个时候逻辑的作用很小。虽然他知道不对,但在潜意识里,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使他的理智无法发挥作用,除非他有超强的定力。
可见能否打破各种催眠,主要还是看自己能不能深入到各种无知中去,照亮一个个暗区,自觉自知。
当然,不要以为无知不好,无知恰恰是知的开始,只有彻底承认无知,知才有可能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