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桑榆霞满天,这是我在简书创作的第16天,今天首页只有一篇我写的文章,我要写写我自己故事,我想把我真实的一面告诉你,与此同时,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对得起你的时间。
写简书第十六天了,我的写作计划是每两天写一篇,每写两篇教育类的,就写一篇文学类,两类文章交替写下去。这样设计的理由有三条,一是对教育内容有一定的经验集累,容易完成写作计划;二是文学功底太浅,只有多写一些文学类的文章才有可能提高写作水平;三是两类文章交替写还有利于脑子休息,不致于形成思维定式。
今天又该写文学类的了,想了许多题目,又都觉得不妥,想了好久也确定不了写什么,总是找不到感觉。于是我把在简书中收藏的,弗兰克老师的【看完这篇文章,写作就不怕没灵感了】的文章,又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文中写到“生活化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可以写朋友,写父母,写爱人,也可以写敌人,写罪犯,虚构人物.....”我从这段话中得到了启发,联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对我说的话:“你大小也算是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现在有时间了,为什么不写一写回忆录呢。”我当时听了说“我这些年都是失败,没有什么可写的。”顿时有了选题,我今天就写失败,失败为什么不可以写呢!失败的教训也可以拿出来示人,提醒别人少走弯路,我的失败有可能就是他人的成功之母。写出来也不一定只是白白浪费读者的时间吧。
从哪里写起呢?平时也有过一些反思,我经过认真梳理后,找到了造成失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多年来的思维方式上存在问题。思维方式的不正确,每每造成在重要决策时的失误,具体有哪些下面详细道来。
一是用否定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每逢遇到需要决策的问题时,总是持否定态度,不论做什么总是最先想到坏的一面,总是想到假如失败了会造成什么损失。而成功的人最先想到的是好的一面,这件事做成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收获。
由于这种思维方式,我在买房子的问题上就曾经出现了重大失误。在20年代初期,孩子大学毕业在省城打工,本应该早点买房子,但当时总想到困难,不敢用银行贷款,总怕背上沉重的债务,迟迟没有买。一直拖到2006年,眼看房价越来越高,才不得不咬牙买了,比前几年已经贵了不少。2008年,孩子去读研究生离开了省城,我又做出了一个更加错误的决定,买掉了刚刚买了不到两年的房子。当时正值美国对冲基金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我首先想到的是不好的结果,我认为金融危机必然要引发房地产危机,房价肯定要大迭,弄不好连银行贷款都不起了。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不买掉的话,用房租还贷款也就够了。后来的事就不用说了,到现在房价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二是不敢冒险安于现状。不敢冒险的思维方式,错过了改变现状的机会。比如在2000年的的候,当时我们属于某国有企业,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待遇越来越差。当时省城的学校缺教师,我的好几个同事都去了省城的学校,待遇比我们好很多。那时候房子还很偏宜,这些人都早早的在省城买了房。我当时想的是都是去省城的学校有哪些坏处,在城里安家有哪些困难,安于现状不敢去冒险。以至于后来生活毫无起色,和去了省城的那些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是遇事悲观消极,不去主动争取。比如,在评高级职称的问题上,只看到阴暗的一面,没有去主动争取机会。当年评高级职称时,我在单位连续几年都是年终绩效考核第一,各方面条件都合格,以第一名的分数被推荐到局里参评,地区审核也顺利通过,但报到省里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能通过。我当时悲观的认为,肯定是因为我没有托关系走门路才被裁下来的。我很清楚,有些评上的人条件并不比我好,只不过人家下了功夫,材料又做得好。这那里还有公平可言,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再说我也没有门路可走。于是一气之下决定放弃,以后再也不参评了。现在想来,也许是我的条件真得不如别人,或者上报的材料中确实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并不一定是我想像的那样。如果以后加强硬件完善资料,继续努力争取,也许就评上了。
以上只是我记忆深刻的几次重大失误,给我的人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今年我已年过花甲,可惜人生不能重来,再无改正的机会,这些失败的教训也只能做为反面教材了,但愿能对读到的人有点参考价值。
今天首页就你一篇文
![](https://img.haomeiwen.com/i8459414/bd366352a438cd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