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状态不够好,识别到处于一个负面循环的局中,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写作、阅读、冥想、运动和表达分享的欲望和状态也都在下降,醒来的状态也不表现为积极向上,而是感觉到压力、乏力,实惨。
今天在自己的自由书写中反思,不想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可以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低沉,但不能长期如此。
所以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简单归结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情绪问题,第二步是十分钟微行动。
第一步,之所以说要解决情绪问题,是因为情绪能远超于意志力,解决不好,会阻碍行动力。比如回想我的起床场景。
我最近越起越晚,每当到了该起床要动身沐浴在晨光时间、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时候。情绪就开始工作了,它跟我说:“再多睡一会儿吧,你现在状态很不清醒,再眯一会儿,这样读书写作才更有精力思考,逻辑思绪才更加清晰”或者说“昨晚很久很晚才进入睡眠状态,再睡一会儿吧,你的质量时间还不够。”再比如“你以往一觉睡醒到天亮,你昨晚半夜清醒了一段时间,再睡一会儿补补吧”“现在你很乏力,不要干了,就睡吧”……
反正,最终就是再睡一会儿,再睡一会儿,然后等待起床的时候就心痛了,有些项目时间缩减甚至是砍掉了,比如我的冥想时间,从 15 分钟到 10 分钟到 5分钟,还一度想着把呼吸冥想用写作禅替代一下。
这就是情绪所能产生的负面力量,它能知道我的想法和弱点,还乔装得很!有!逻!辑!于是不知不觉就陷入进去了,一天两天几天,不良习惯总是那么容易就形成了。
所以首先要先觉察到情绪,然后再思考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情绪。
不是去对抗情绪,而是顺着它来,并且给自己一个「情绪4问」,来自古典老师提及的 ETA 模型。
下面是这个情绪 4 问:
1/Emotion:我正处于什么情绪之中?强烈程度打几分?
比如:我现在的情绪是焦虑,大概是 7 分,但主要还是觉得有压力,这个 8 分,仔细体会还让人觉得有点累,还有点想责备。同时又有点担忧,担心程度是 6 分吧。
2/Event: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产生客观地、如实地、不带情绪化语言地,去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如果还是发现有点情绪,那就重复第一点,把前面问题处理好再继续。
比如:我正在进行一个项目,又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法完成,没有按照自己的安排完成相应的进度。这个进度再延长,就要影响到后面的事情了,就让我产生多余的担忧情绪。这就是我对自己的执行进度很不满意,同时也是对要做这个项目挺无奈的。
3/Target:初心——我本来想要什么?
比如:我做这个项目第一是希望成为职业升级或微转型的一个撬动点;第二是希望完成现阶段的升级,后面专心奔赴所期待的其他成长;第三是希望能带动提高收入线。
4/Action:下一步,我能为此或者为这件事做点什么?
这就回到事情上面,去梳理行动指南。
下一步——是要看向未来。
我——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不用考虑别人,从自己做起。
为此/为这件事——目标瞄准当前事件或问题,不要跑偏或者逃避。
做些什么——行动是消除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针。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重点是什么?那就再问自己:下一步我能为「我知道什么是重点」做点什么?
以此类推,这句话都行之有效。
为什么这个 ETA 模型有效?
第一个 E 能让你看到情绪,直面它的时候,它很快就消停了,但如果你不正面面对它,它就在不停地喧闹,干扰你。所以说,写下来,梳理出来,就卸掉了情绪的力量。
第二个 E 是看到事实。情绪撤去之后,就看到了事情的真实情况。
第三个 T 是回归初心。有时候忙着忙着就忘记了,我们为什么会出发?回归初心,能帮助你及时调整好方向。
第四个 A 是立即行动。聚焦要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并且开始去行动,这才是重点。
那么重点,即关于行动方面,推荐 10 分钟微行动,实在不行,那就 5 分钟。尝试 5% 的改变就足够,不着急一下子要求改变 100%。
像这篇文章是不想写的,但到底是 10 分钟的微启动,就带动了起来。我也不在乎能写多少,逻辑怎样,就是「10 分钟随意写作」,只要保持写并且分享的动作就足够,现在算是超额完成了。
按照这个逻辑,其他事情想解决也就都不是问题了,万事开头难,从「微行动」或者「微微行动」开始,先动起来再说。
万事之所以开头难,是因为心理内耗的问题实时存在,需要先解决了情绪问题,破解真相,克服内心巨大的惯性之后,开始微行动,尝试改变起来。
祝:摆脱情绪困局,无压高效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