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相爱相杀,为什么关系越近,我们越容易彼此伤害?为什么养育孩子若干年后,却发现矛盾越来越多,甚至好像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呢?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绝大部分人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带矛与盾,即自带攻击与防备。
如果留心生活会发现我们的日常语言充满了攻击性“你有病啊!”、“你不对!”、“你再这样我不管你了!”、“你看看XXX如何如何,再看看你!”、“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公”……
同时,我们也充满了防备,想想如果有人用上述方式讲话,你会如何回应“你才有病呢!”、“我不对,就你对?”、“谁要你管了!你最好别管”、“我怎么了,我挺好的,倒是你……”、“那你怎么不看看别人的老婆如何呢?”……
就如《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书讲的我们平时带着矛与盾,随时随地置身于战场一样,这就是我们习惯性的语言,其实所有的谈话都如《掌控谈话》一书中提到的分为三层结构:事件、情绪和自我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大部分都在发泄情绪,或指责对方,而并非真正表达。
一、如何避免伤害?
如果想避免相爱相杀的情况出现,或者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和睦、发展顺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面质性我信息
这是PET父母效能训练里面提到的概念,也是一个重要方法,指不去评判对方的行为,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方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其实本书贯穿始终不论倾听还是表达都强调要关注感受,可以说感受也是PET父母效能里的核心点。
书中举了个作者自己孩子的例子:孩子中午放学回家带同学来家里玩,而作者有午睡的习惯。所以就跟孩子表达“午睡对妈妈很重要,当你们发出很大声音时,我没办法睡好觉,感觉好苦恼。”(这就是面质性我信息表达),孩子自己想了想最后提出能不能在作者午睡的时候关上各自的房门,这样可能就吵不到了,甚至有小朋友尝试要按钢琴键的时候都会被作者孩子提醒妈妈在睡觉,不要吵她。
还有一件事让我很有触动——抽烟,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身边朋友、家人抽烟情况很多,当我们不想闻烟味时候,多数我们会如何表达?“别抽了!”、“抽烟对身体不好”、“你都抽多少了?”……发现小孩子就会说“爷爷,你在这里抽烟,我闻到了就会咳嗽”并咳嗽了几下,结果爷爷自己表示去阳台抽。
上述例子中,午睡的作者和抽烟中的小孩子表达方式都是PET里面提到的面质性我信息表达。这种方式因为没有责备、没有给出方法,尊重对方,同时表达对方行为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对方也会积极做出改变。所以一个好的面质性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地沟通。
2、第三法
这也是PET父母效能训练里面的一个概念,是用来解决双方需求冲突的方法,要点在于先了解父母、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寻求可以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各自需求的解决方案。
我们用书中给出的事例结合步骤做说明,事情背景是作者的孩子希望和网友朋友见面,但又不希望妈妈去送,觉得没面子;而妈妈希望去送孩子,担心孩子安全。于是结合第三法的六个步骤做说明
步骤一,界定双方需求,父母和孩子把自己需求写下来;
孩子需求——成就感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被信任、独立;
妈妈需求——感觉安全、放松;
步骤二,头脑风暴各种解决方法,和孩子一起提出各种可能性;
1、送孩子到目的地,然后自己先走;
2、孩子看到其他朋友后拍一张照片发给妈妈;
3、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
4、妈妈偷偷跟着,不让其他小朋友发现;
5、妈妈跟其他小朋友家长通话;
6、妈妈负责接送所有小朋友;
虽然都列出来了,但是俩人其实没有特别满意的,于是商定都再想想。几天后就剩下一个网友朋友可以见面了(其他孩子父母不同意),所以孩子提出先给妈妈看看网友的一些作品,然后视频让妈妈先看看,第二天去见面带着电话,见面就联系妈妈。
步骤三,评估解决方法;
觉得最后一个相对能满足双方需求;
步骤四,选择解决方法;
选择了最后一个方法;
步骤五,执行解决方法;
饭后两个孩子视频,妈妈看了下对方孩子,第二天让孩子一个人去了,见面给妈妈打电话,孩子去了书城,中午就回来了。
步骤六,后续评估;
孩子很开心和妈妈分享聚会的事情;
我对第三法的理解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共赢,这里面的几个步骤很清晰地把如何做到共赢梳理了出来,最后一个步骤后续评估确实是我在平时工作中会忽略的,现在想想很重要,因为不管是合作还是养育孩子,想出来的方案,到落地执行会有差距,所以结束后去做个评估,能够让参与各方感觉到被尊重,并且调整不合适的部分。
面质性我信息和第三法其实不仅仅适用于父母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可以应用,因为这背后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各方需求的了解与解决。
3、零惩罚和零奖赏
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里说道:“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极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活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
PET父母效能训练提倡零惩罚、零奖赏的教育观,一切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发,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不能因为对方是孩子就随便对待,使用暴力或者权威。
我们为什么不能惩罚或奖赏孩子,因为那都是我们利用自己的权威,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特殊身份。想想自己对父母和朋友是不可能用惩罚或奖赏的。
一个在权威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带着他与权威互动的模式,与这个世界互动。但凡遇到有权威的人,他就会重复幼年的模式,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
看到这段话我感触很大,我曾经很长时间在工作中不愿拿主意,喜欢听领导意见,甚至明明反对领导的想法,但是当领导坚持的时候,我甚至会反过来帮助领导想办法并且去执行,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矛盾心理。甚至当自己同伴或领导情绪暴躁时候,自己会大脑一片空白……想想着恰恰是我自己小时候面对父母的处理方式:父母相对强势,只要父母要求的,不管自己如何想都要去做,而自己是在不愿意的就会表面应付,每次当父亲对我狂吼时,自己就会陷入大脑空白的茫然状态。
二、如果造成伤害,怎么办?
其实这个答案特别简单——道歉!但是道歉被我们在生活中用烂了,随时随地一点儿事就道歉,甚至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领导带领下属过程中都会要求做错事一定要道歉,但是我们又苦恼于道歉后错误还是照样犯,这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性:
1、你对我错的二元对立:
这也是书中强调的,我们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对方承认错误就是为了证明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进入了二元对立思想。其实想想我们谈话类似于战场的背后原因,也是在争对错。
2、只有认识到错误才能改正:
这个思路理论上没错,但是现实中很多父母、老师让孩子道歉时,孩子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而是被迫道歉,当被逼迫的时候并没有达到道歉的意义,甚至还会引起反效果。另外因为人都要面子,所以很多时候为了面子我们即使知道错了也不会承认,就会陷入僵局,最后引发情绪,可能会一条路走到黑。
而真正的道歉其实是非常有力量的,它并不是一种口头或行为表达的形式,而是自己真的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给对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明白对方的感受、伤害或愤怒,为此发自内心的道歉。
那一刻我明白了,最好的道歉不是“我错了”,而是深深地知道我的行为曾给你带来什么。真正的道歉更像一种告白,跟他人分享我们的反思和领悟。真正的道歉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我才如何,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真诚的弥补。
而这样的告白,是完全敞开的,让彼此的心在那一刻互相照见,消除彼此的距离,达到真正的亲密。我想,这才是道歉的真正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