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法律人读书
《鹿鼎记》49|法律虽然有时沉睡,但绝不是嘲讽的对象!

《鹿鼎记》49|法律虽然有时沉睡,但绝不是嘲讽的对象!

作者: 曾晓枫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22:43 被阅读40次

      小说第四十九回回目:好官气色车裘壮,独客心情故旧疑。

        冯锡范也不抗拒,朗声道:“我们归降朝廷,皇上封郑公爷为海澄公,封我为忠诚伯。皇上金口说道,过去的事一笔勾销,决不计较。韦大人,你想假公济私,冤枉好人,咱们只好到皇上跟前去分剖明白。”

        韦小宝冷笑道:“你是好人,嘿嘿,原来‘一剑无血’冯大人是大大的好人,这倒是今日第一天听见!”

        冯锡范道:“我们到了北京之后,安份守己,从来不见外人,更加不敢犯了半条王法。这些侍卫大人不断的前来伸手要钱,我们倾家荡产的应付,那都没有什么。韦大人,你要乱加我们罪名,皇上明见万里,只怕也由不得你。”

        这人有胆有识,远非郑克塽可比,这番话侃侃而言,韦小宝一时倒也难以辩驳,心想他二人虽是台湾降人,却已得朝廷封爵,欺侮欺侮固然不难,当真要扳倒他们,皇上只消问得几句,立时便显了原形。皇上料到自己是为你逼得我要上吊,大伙儿就拼上一拼。他心念已决,说道:“韦大人、多总管,咱们告御状去。”

        韦小宝吓了一跳,心想要是告到皇帝跟前,自己吃不了要兜着走,可是这当儿决不能示弱,说道:“很好!把这姓郑的一并带了走!把他们两个先在天牢里收押起来,让他们好好享享福,过得一年半载,咱们慢慢的再奏明皇上。”

        多隆心下踌躇,郑克塽是敕封的公爵,跟他讨债要钱,那是不妨,真要逮人,却非奉到上谕不可,低声道:“韦大人,咱们先去奏知皇上,再来提人。”

        郑克塽心中一宽,忙道:“是啊,我又没犯罪,怎能拿我?”

        一等公韦小宝,到处招摇撞骗,坑郑克塽的钱,欺辱郑克塽公子,借此为师父陈近南报仇。在那个时代,有权有势可以为所欲为,皇帝身边红人可以玩弄人于股掌之上,草菅人命,当时,法律是沉睡的。

        现代社会讲法治~

        一、一事不再罚,保护人权

        郑克塽、冯锡范,他们俩投降后,按照当时法律,皇帝有权特赦。在皇帝特赦后,他们就视同于无罪,是守法公民,任何人都无权欺负。即使他们是在今天,他们如果是没被特赦,但是已被判处了刑罚(杀的是通缉犯,并且个人有坦白或自首情节,罪不至于死),受害人亲友无权再对其进行私刑;即使是要给予物质赔偿,也得走正规程序,而不能侮辱人人格尊严与侵犯其安宁权。

      二、疑罪从无,摒弃莫须有的罪名

      人治社会,弱势群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比如岳飞风波亭事件,仅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抽象危险引发过度预防,即把人给判刑杀了。

        现代法治社会,不是光看单方面说辞,是要讲证据。并且对于嫌疑人还是,不是嫌疑人得举证自己无罪,而是检方必须拿出确着证据证明嫌疑人有罪。如果检方证据有缺陷,则嫌疑人一方获益,且还不是疑罪从轻,而是疑罪从无。

      三、有政治头衔,区别对待

        郑克塽、冯锡范两人,皇帝颁了爵位,则其逮捕自不同于一般刑案。这点,与今天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略微有点类似。毕竟,这样是为了维护其特定人的身份,以便于他们工作与生活。除非是人大代表现行犯,则都要履行特别程序。更何况是他们本人也无违法乱纪。

        四、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书中,公爵被皇帝亲兵欺负,就是去告御状。这个御状的法律性质,就特别模糊。

        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老百姓,不信法就信访。给社会的化解淤塞了巨大的问题。对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更加广泛地普法(尤其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深度提高国家法律的普及率;二是要深化司法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司法的公信力。三是要全力保障法律共同体人员执业,让更多的律师服务渗透到国家社会矛盾化解的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法治社会的共建共享参与程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鹿鼎记》49|法律虽然有时沉睡,但绝不是嘲讽的对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uh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