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但也最容易引发分歧的一个差异,就是性别特质差异。男性通常理性、果断、任务取向,愿意担风险;而女性则更情绪化、属于依存性的自我建构、关系取向,规避风险,等等。比如,同样是买面包,先生和太太的反应就大不相同。如果太太问先生:面包哪里买的?先生会告诉她:在哪条街道的哪个面包店、离家多远、拐几个弯……;而如果先生问太太:面包哪里买的?太太的第一反应则往往是: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你不喜欢吗?……女性喜欢在关系里找安全感,所以对人和事的理解往往也都会放到关系里去看。我的一对来访者夫妻,曾经因为先生用微波炉蒸蛋没成功、蛋浆爆了一炉而吵到要离婚,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男性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他们发现让女朋友或者太太记住一个方位或历史事实很难,但一旦吵起架来,所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她们却都记得清清楚楚、每次翻老黄历翻到男士们头皮发麻。
事实上,研究证明,女性和男性在记忆的一般能力方面没什么差别,但女性在情绪性记忆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记忆方面特别突出。所以一吵起架来,那些不愉快的相处片段,以及“你走在街上又多看了一眼美女”等等的记忆全都被激活,接着就一边感觉伤心、一边谈论自己的不满、一边就在思考“他到底爱不爱我”了,而男性,这个时候在感觉、记忆和思考方面都还没有跟上来,于是常常觉得特别烦。
我常常会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一个人坐的大船遇到风暴,他被冲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岛上的人热情浪漫,语言优美。他最初觉得新鲜,后来难以适应,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问一个岛民:为什么你们一定要说“天上的星星落进你的眼睛,那火光点燃了我心中的枯木”,而不直接了当地说“我爱你”呢?岛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在我们这里,只有诗人才这么直接了当地说话呢!”
如果你听懂了这个笑话,你就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更深的领悟了——在女性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男性那里,或许是匪夷所思呢。
两性差异在情绪管理方面,也值得一说。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和男生相比,在同样诱发愤怒的情境下,女生会体验到更多的愤怒,但在表达愤怒时,女性更多地采用内部愤怒、被动攻击的表达方式,比如隐忍、压抑、自责甚至自残。男性则更多地采用外部愤怒、攻击他人的表达方式,比如吼叫、打架。这种差异导致女性会因为过多的愤怒而引发身体疾病,男性则因为过多的愤怒伤害他人。
另一方面,女生比男生更擅长分辨不同的情绪体验,并用更加复杂和有层次的方式讲出来。比如,当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男生可能只会说一句“压力好大”;但女生会详细描述工作情境中的各种感受,将压力具象化,包括“我觉得很焦虑、我感到能力被质疑”等等。
再有,女性在共情和回应他人的能力方面通常也高于男性。女生更擅长捕捉和理解别人的非语言信息,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如果相处之中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异,男性就会觉得女性太作、太难琢磨,女性则会认为男性迟钝、不解风情。女性常常过度解读男性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男性则往往注意不到女性的情绪变化过程。
所以经常的情况是:女性因为男性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而更加生气,男性则因为确实不知道女性为什么生气而一肚子委屈。对任务取向的男性来说,即使是热恋期,爱情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依存性自我建构和关系取向的女性来说,爱情则往往会被误解为生活的全部。
所有上面讲到的差异,在每个个体身上又可能有具体的不同。了解差异是为了更好地相处,所以,给到大家的建议是:女性可以在网上找一找安徒生的童话《老头子总是对的》读一读;男性则想一想,如果自己是Mr. Right ,而对方是Mrs. Always Right的话,在坚持对错和共创幸福之间,哪一个才是你更想要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