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活在应试教育中

作者: 脑洞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21:13 被阅读39次

这周为大家推荐的电影是《死亡诗社》。虽然这是一部老电影(1989年出品),但它却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25万人给了它平均分8.9的高分和好于97%剧情片的荣誉。

TOP排名第51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这是一所非常出名的预备学院,每届毕业班中有75%的学生都进入了名牌大学。

美丽的外表下是对学生的各种压迫

但它和所有纯为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学校(全世界都有应试教育)一样守旧、刻板。一切的教导方针不是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围绕着如何升学。

电影开场就放在一个中世纪大厅,年迈的校长大肆吹嘘着学校的优越性。而古老的建筑、强调纪律的四大校训无不显示着专制和压迫。

学生们将获得的是人性的压抑

除了学校,学生家长们也卯足了劲要让学生远离爱好,成天沉浸在各种为了升学的学习之中。

看来,美国的孩子们也没有诗和远方啊。

所以,外表起来是名校高材生制造机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其实不过是一潭扼杀学生天性的死水。

像所有的死水需要一块石头一样。威尔顿预备学院迎来了一块石头——英语老师基丁。

基丁由大叔最喜欢的演员罗宾•威廉姆斯饰演

基丁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眼前一亮。而更重要的是基丁不仅教给他们知识,还教给学生们用不同视角来看问题,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方法。他一步步引导学生们释放被压制的天性。

所以方法都有一个载体。基丁带领学生们对抗体制、对抗应试教育的载体就是诗歌。

学生们恢复了基丁在校时创立的死亡诗社,偷偷在一个山洞里聚会,开始用罗曼蒂克向体制宣战。

诗社虽取名死亡却象征着新生

当然,像所有的青春类型片一样,反抗只会招致守旧派更加猛烈的攻击。

无论是尼旺达被木板“大刑伺候”,还是尼尔被父亲步步紧逼。这些攻击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渴望通过一已之力改变应试教育现状的基丁,也最终败下阵来丢了工作。

体罚在全世界通行

单薄、弱小的死亡诗社哪里承受得住如此强大的摧残,也最终走向了“死亡”。

但这只是表象。虽然抗争被镇压,但火种已经播下。船长虽然走了,但有无数位船长已经开始成长。

学生们站在桌上送别基丁

看起来这部片子仅仅是一部对绞杀青春天性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但实际上它所想传达的并不只是这些。

在学生时代我们会受制于父母、受制于教育体制,只能一味妥协屈服。而当我们成年工作后,已经没有当初的阻隔,我们是否会释放当初被压制的天性呢?

我们是否还会像青春时期一样充满激情、心怀梦想,然后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行,最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一代代青年们过着重复的人生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会再提及当初的梦想。

更有甚者不仅是把自己束缚在父母、社会曾经制定的框框套套之中,还会重复着父母当年“我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将以前自己曾戴过的枷锁套到儿女身上,让他们成为又一个受害者。

所以,死亡诗社更像是一个隐喻:要么坚持自己(诗意)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要么对压制屈服(死亡)获得别人想要自己过上的人生。

愿你有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注释:《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导演彼得•威尔,1989年美国出品。

相关文章

  • 你是否还活在应试教育中

    这周为大家推荐的电影是《死亡诗社》。虽然这是一部老电影(1989年出品),但它却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25万人给...

  • 一线城市,你的孤独。

    1.是否你生活在城市中,却感到格格不入? 2.是否你生活在城市中,却得不到认可? 3.是否你生活在城市中,却半夜里...

  • 你是否活在焦虑中?

    你是不是会彻夜难眠?会不会很早就惊醒再难以入睡?会不会整天煌煌不可终日?或者心头似乎被什么东西堵着,浑身难受?如果...

  • 你的朋友为什么不理你了

    朋友就像生活中的一缕阳光,让我们眷恋。当生活中的这一缕阳光不在为你照耀时,你要反思自己是否还活在朋友的心里。 ...

  • 给贪食野味者的一封信(学生习作)

    晋城市高平三中373班 秦皓睿 可恨的贪吃者: 你是否还安然无恙地活在人世? 如果你还在苟且偷生,在...

  • 可能否

    生活在如此太平和谐社会中,你的思绪是否还存有万千种?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现在所处位置、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是否当下...

  • 你是否还活在高考的记忆里

    01 今天给一学员辅导,诊断报告显示:她的放松和恢复力极差,这意味着她内心脆弱、悲观,抗压能力很低。我想她内心一定...

  • 你是否活在未来?

    今日书目《财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来, 阅读第61页至第120页,共60页。 “活在当下”是个俗世中非常流行的建议...

  • 《儿童权利四-保护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感受

    常常有人指责国家应试教育的错误,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像应试教育那样扼杀了孩子创造力的天赋...

  • 你还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么?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来自《无声告白》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否还活在应试教育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g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