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拥有一艘大船,害怕被人偷走,于是将船藏于深沟。怎知午夜海水涨高,竟把船给冲走了。
这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用于形容当下不少人的心境,也毫不过时。时时处心积虑,处处患得患失,是当代人的一种常态。
timg.jpeg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是“心累”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后世人看来,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同时代的庄子,眼中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意思是,在他眼中,所谓的诸子百家,无时无刻不在为宣扬自己的观点,互相戕害。赢的时候洋洋自得,输的时候失魂落魄。每日勾心斗角,内心不得安宁。
即便他们有一腔才华,舌灿莲花的辩术,一时显赫的地位,名动一方的声誉,仍然患得患失,身心疲惫。
可见,累,和身价、钱财、才华没有任何关系。
才华横溢的歌手害怕下一张专辑卖不出去,当红小鲜肉嫉恨爆红的后起之秀,上班族眼红坐在身旁的同事比自己早一步升职加薪,白宫里的政客为投票率争个你死我活。
看上去,每个人都很心累。
timg (3).jpeg人,为什么会“心累”?
和人不同,动物比较少唉声叹气。或许它们不会,或许它们不太在意。天上的流云,和林间的水,顺应风的节奏,和土壤的结构,聚散离合,顺其自然。
人,是地面上比较少有的,容易起执念的一类生物。
如诸子百家,为一个观念争论不休,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似乎成了天经地义。又如现代人爱攀比,比成绩、比学历、比收入、比谁嫁得好、谁交的朋友多、谁比较白、谁有猫狗可养,谁买的房子多,谁踏足的城市多……
希望自己的观点被人接受,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比别人更多,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受尊敬,希望凡事都能争个优先,抢个第一。
希望自己方方面面,永远属于“更好”的那一拨。
这就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里“心累”的原因。
timg (4).jpeg摆脱“心累”,有可能吗?
木心曾说“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人是相当自私、且自负的动物。幸运的是,人也是可以自我驯养、自我教育的生物。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执念太深、处处受不了委屈、吃不了亏,时时刻刻想要控制周遭的人、事物的发展时,先学会放松。想象自己漂浮在茫茫宇宙,万籁俱寂,日月星辰也不过沧海一粟。
庄子在《齐物论》中举辩论的例子,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争辩时,一个人赢了,并不代表另一个人就输了;一个人输了,也不代表另一个人就赢了。
是非输赢都是相对的,成败得失同样如此。刘邦战败项羽,成九五之尊,但输了江山的项羽,依然是一代枭雄。
生活中,如果我们也能意识到,成败得失没有标准答案,是非曲直也各有各的道理和立场时,也许就能放下一时的偏见,和患得患失的纠结,发现身边那些真实的快乐和幸福。
timg (1).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