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
《沉默的大多数》,是汇集了作家王小波百多篇杂文三十五万多字的集子。读王小波的杂文,可以领略像伦理、国学、创作,以及性、生育、同性恋等问题上的一些真知灼见。杂文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引经据典的恣意卖弄,没有虚妄地做作、炫耀和夸张。而是沉稳睿智而富有哲理。
譬如他在“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一文中写到:“1973年,我到山东老家去插队。有关这个小山村,姥姥已经给我讲过很多,她说这是一个四十多户人家的山村,全村有一百多条驴。但是,我到村里时,发现情况有很大变化,村里不是四十户人,而是有一百多户了,驴子一条都不见了。没有驴子以后;人们就担负起往地里运输的任务,当然不是用背来驮,而是用小车来推。当地那种独轮车载重比小驴馱得还要多些,这样就比驴有了优越性。在所有的任务里,最繁重的是要往地里送粪---其实那种粪里的成分很大----一车粪大概有三四百斤的样子,而地往往在比村子高出二三百米的地方。”
”这就是说,要把二三百公斤左右的东西送到80层楼上,而且早上天风亮到吃早饭之间就要往返十趟。时隔四十年,我把这件事仔细考虑了一遍,得到一个结论是这样的:用人来取代驴子往地里送粪,其实很不上算。因为不管人也好,驴也罢,送粪所做的功能都是一样多,我们(人和驴)都需要能量补充,人必须要吃粮食,而驴子可以吃草;草和粮食的价值大不相同。事实上,一个人在于推粪这种活和干别的活时相比,食量将有一个很可观的增长,这就导致了粮食不够吃,所以不得不吃下一大批白薯干。白薯干比正经粮食便宜了很多,但在集市上也要卖到两毛钱一斤;而在集市上,最好的草(可以苫房顶)是三分钱一斤,一般做饲料的草顶多值两分钱。我不认为自己吃下一斤白薯干之后,可以和吃了十多斤干草的驴赛负重,而且白薯干还异常难吃,噎人,难消化,容易导致胃溃疡;而驴子吃草时肯定不会遇到同样的困难。”他的杂文大多都是这样风趣而实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