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鲁迅
历史总是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实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近代中国的一幕幕经历。人们总是习惯于铭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却很难从失败、伤痕和屈辱中汲取教训。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更多的是问号。一百多年沉重和屈辱的记忆带给国人太多的伤痛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这段被置于黑暗最深处的历史。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如果忘了自己的历史就失去了民族记忆的功能。一个失去记忆功能的民族是可悲的,它会在历史汹涌的浪潮中迷失方向,不断重复曾经的错误,不是在沉默中爆发而是在沉默中灭亡。
刻写在近代中国的镜头、侧面、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支那“、”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
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历史的十字架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1840年、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求和。1860年,一支英法联军队伍,直驱中国心脏北平城,如入无人之境,抢劫烧掠圆明园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皇家园林,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站到这片废墟面前,心情都会无比沉痛。1883到1885年间的中法战争,中国本来没有战败,可以挽回点面子,却也签订不平等条约,尊严尽失。中国百姓的可怜之处在于他们有一个腐败、懦弱的政府,以贪生怕死的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在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外国列强面前非但没有奋起反抗反而拱手将华夏土地恭恭敬敬的送到国外列强面前。中国已然成了西方势力的桌上餐,谁想吃一口谁就明目张胆的夹一筷子。
随着西方势力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变本加厉,他们在中国市场上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还不忘了要榨取中国对他们的最后一点甜头。那些西方传教士和学者打着传教和交流的名义在赤县神州上大肆进行文化侵略。他们建医院、建学校,看上去是在做一些有益的事,实则对国民灌输奴化思想。借着归依上帝来要求他们臣服于西方统治者,俨然要将广袤的中华大地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
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响愚昧者的心灵,才能让国民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的篡改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
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一个人肩上都是一场灾难。历史教育的任务是将过去先人犯下的过错深深的刻在每一个公民的心中淬炼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使之塑成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矜不伐的完整人格。回看历史并不是历史倒流,痛定思痛,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发展国家。
勿忘历史,勿忘国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