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隔肚皮”,不管你的视力有多好,看到的都是外表,不能看透。
有一种哲理,叫“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些与人有关的事情、工具,人拥有的东西,就能比较准确地推断了。
如今,很多人在用微信,并且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互动。因而说,微信最能看清一个人。
有一句很扎心的话:“不是没有看到消息,而是不想回复了。”总有一些消息,发出去之后,本以为是希望,却石沉大海。
过后,别人解释了很多。没有信号、正在忙碌、没有打开微信......所有的理由,都是牵强附会的。
如果你很久都等不到回复,那就说明一个问题:“你在别人心中,不重要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所有的关系,都是敏感的。若是什么都感触不到,那就主动放手好了。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推断别人的人际关系,也是比较准确的。
一个人经常和谁聊微信,会忽视或者屏蔽谁的微信,这就是社交的真实状况。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一个人聊天的对象,看看和他互动很频繁的人,就能推断出,他的层次、待人的方式、如何处理交际等。
比方说,你身边的人,收到了消息,但是拿起手机,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说明他带着伤感,或者正在和发消息的人闹矛盾,要断交。
有时候,我们聊一聊共同的熟人,发现大家都有了变动。有人走近,有人走远,还有人转身不见。能留下来的,就弥足珍贵了。
微信头像真的很小,大部分的图,都是模糊不清的,还有加工的痕迹。
头像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的,真假也分不清。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是簸箕;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是柱子;摸到大象的身体,就说大象是一堵墙......
从故事去推断,我们会发现,微信头像就像我们摸到的“大象的一部分”,不够全面,却是一个人对大象的认知。
很多人,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在头像里,因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人品就从中可以体现出来了。
打开微信,你和同事谈工作、和好友聊天、和家人视频,在朋友圈看到每个人的快乐与烦恼,对一个人的了解,大多来自他在社交工具里释放出的信息。
在《看人的本事》一书中,作者卢文建说:“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社交平台是现代人的另一个生活空间,我们通过层层修饰将自己在社交平台中进行’精装修’,想让别人看到更好的自己,殊不知,我们早已将真实的自己全然呈现在他人眼里。”
特别是微信头像,设置头像的作用在于自我形象的展示与强化,所以每个人的头像里,都有他想表达的信息。
古人喜欢托物言志,每一种景物都潜藏当事人的个性和志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傲雪凌霜。用风景、花草做头像的人,往往有着多于或是特别于他人的经历,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虽然他们的年龄不一定很大。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动态,分享个人生活感悟和生活轨迹。微信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对外发布消息和接收讯息的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人们通过微信对接业务,开展工作;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发布消息,互相邀约出行,约定聚会等;除此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微信分享生活感悟,互通学习心得。微信已融入人们的点滴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微信越来越臃肿了,我只想要一个简单的聊天,现在推出的游戏、购物、朋友圈等等令人烦不胜烦,有太多功能都不需要。而且它的安装包越来越大,也占用大量的内存,一般的安卓手机之运行一个微信就卡的受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