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 残月沸血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4:17 被阅读0次

翻看了前日所写的“写在酒后的乱言”,发现了一个话题:那些年,出差住招待所的故事,想来确实有些小故事,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二,博尔一笑。

从01年3月,第一次出差,到05年10月前之间的4年半时间里,因为级别和经费等各种因素,出差在外的我,只能选择住招待所

招待所,也有多人间,标准间,大床房之类的待遇了,甚至是大通铺。无非是房间床越少,床位费越贵。反之亦然。

估计现在的年轻差友们,可能根本没机会见到大通铺了。类似于炕的长板床,一床少则3—5人,多则10人。一到晚上,床铺上的睡客们陆续进屋,整个屋子的气氛伴随着各种气味的浓重,也逐渐热火了。

有那种巨能坎的,谈古论今,天文地理,没他不知道的事,任何话题他都能插进话,你说一大老爷们,抠脚大叔,人小年轻的老婆生孩子,他都能给指导一二,还有模有样的,这是高手之高手。还有那种看似木讷,突然冒一句,惊艳全场,绝对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场面。还有貌似社会老大,横肉满面的蛮汉子,却能在半夜里,为了给不认识的重病同屋买药,把自己冻的够呛。末了,手一挥说,别和我谈钱,要不卸你嘴。。。

其实,住招待所的无外乎几类人:

1.没钱的。按床收费,适合当年我等差旅赤贫户。且不多说。

2.省钱的。大凡老差旅们都有各自的省钱妙招。吃招待,住招待,白天风光无限,晚上换下行头,投身三教九流,最后留下一个满满的钱包,心满意足。

3.有想法的。这种人,往往是这种环境里最危险的。他们有各种的需求和理由,采用无证,假证入住(在哪个年代,身份证作用并不大)。对于我,如何分辨这种人,防备,远离,是那几年出差的重要事项。

转眼快要接近20年的差旅生涯,各种招待所从当年的主力住宿场所沦为廉价住宿的代名词,令人感慨的同时,也赞叹国家的强大,民力的发展,如今的快捷,商务,连锁,豪华酒店比比皆是,各种档次的需求都有条件满足,再次感慨,祝愿天下差友们出行平安!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事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

  • 那些年,那些事

    王春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年春节,他突然回家打点事务,又匆匆赶回昆明的公司。 临行前...

  •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姑娘高中毕业,考的并不理想,只能去外省的二流大学读书,与自己期盼的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

  • 那些年,那些事

    每次回老家总是来去匆匆,门前的小河梦过多少回也无暇走近一睹它的芳容,今天总算圆了这梦,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

  • 那些年,那些事

    文/美丽珊瑚 1. 刘同说,有些日子,只记得事,因事想人。有些日子却记得人,因人而记事。 那一年,我在生我养我的那...

  • 那些年,那些事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 我小学时新建的那幢教学楼,不知不觉已历经了三...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个,谁。 2009-5-3 2:13 这是一个残忍的结局。 51去同学那儿玩,晚上去开房,找了十几天家都没空房。...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一夜的温存记忆像春日里的微风般清凉,那些年的往事流年暗藏柏拉图式的美好向往,那岁月里的青春赞歌在耳畔反复吟唱吟唱...

  • 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事 想家了吗?是的,想了,想起我那一对年迈的双亲。心不由自主的疼了一下。爸妈的背都有些驼了,白发也长...

  • 那些年那些事

    转眼二十年,生活像一把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但那些年那些事,仍然鲜活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双峰道38号,515,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l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