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源斋随谈
读书笔记(二)

读书笔记(二)

作者: 诗源怀冰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09:06 被阅读0次

  《经学常谈》是屈守元教授的一本讲经学基础知识常识的小册子。经学从古都是常谈,但现在却是一门学说了。屈教授在书中说到:经学的许多道理,中国人以为常,,或者外国并不以为常。不习惯于停常谈的中国人,会按照全盘西化的常规,把经学讲成可怪的一种学说的。“常谈者见不谈。”这种非常可怪的经学,只有祝愿它赶快收起,不谈为妙。

  这本小册子中引言部分说了经学的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什么是经学。屈教授说:经即指大型典籍(以二尺四寸的典籍为主),经学即是研究大型典籍之学。这些大型典籍,是经过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整理而流传下来的。这里引用了章炳麟的《国故论衡》卷中的《文学总略》来进行了解释说明。最早的儒家经典就是《易》,《书》,《诗》,《礼》,《春秋》。特别注意儒家是学派,不是宗教,经学更不是神学。

  第二就简单的介绍了古代经学的概况。儒家经典内容广博,历代统治者就是利用了这些文献加强统治基础。如是从汉代开始就形成了以经学为主,特别尊经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经学也在发展变化。古代的各种政治主张,各种学术见解,也往往托原或者附会于经学。这里屈教授大概的介绍了二十五史和一些关于专辑经学著作的丛书。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经义考》,《四库全书》,《皇清经解》等等著作。

    第三屈教授就为什么要了解经学做了三个方面的回答。

  首先是中华民族无论风俗,习惯,道德,伦常等都和经学有一定的关系。对经学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精华,除去糟粕。要体验实践,弄清底细,了解实情,才能有真知灼见。

  其次,从经学与阅读,整理古典的关系来说明要了解经学。中国古代士子都是读过经书的,所以他们的著述,无论内容、形式以至选词、用典,总离不开经书。他认为不通经书理解不了古人的著作,如现在红学研究《红楼梦》闹出的笑话。所以“穷经为读书之本”有一定的道理的。

  最后讨论了关于“通经致用”的问题。屈教授用“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几个故事批判了以经书致用的问题。他认为经书和历代经学著述作为历史资料,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它对我们有历史的认识作用,也有当前的借鉴作用,那是合乎实际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nq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