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21上半年跑步时,经常出现跑步中或者跑步后膝盖内侧痛的问题,无奈只能把跑步停下来,学习蛙泳。无意间看到《无伤跑法》这本书,读后收获很大,通过书中建议进行调整,现在基本可以实现无痛隔天跑5公里,总结下本书对我有帮助的部分:
1. 步频:我之前跑步从未关注步频,作者讲步频最好到170-180左右,原因是步频低的话步幅一般较大,身体重心起伏大,就需要在垂直方向做功,跑步效率低
2. 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之前我基本直接就跑,跑后偶尔做拉伸,现在跟着华为运动APP上的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课程认真做,效果不错
3. 跑步与心脏
作者认为坚持跑步的人,安静心率降低,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得到)提高。对于安静心率,跑步会提高心肌能力,这样每次心脏跳动就可以射出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脏不需要跳那么快,就可以满足全身的供血需要,心率就降低了。对于最大心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是跑者可以通过运动来提高自己的乳酸阈从而增强极限负荷能力,所以最大心率的降低速度会慢甚至提高。
这里要提到心率储备空间,就是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的差值,代表从安静状态到极限运动状态心率能够上升的空间,这个空间代表了心脏的健康工作区间,我认为这代表了心脏的承受能力。《得到》课程《冯雪-心脏医学科》中,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冯雪对于心脏健康,提出了非常质朴的建议:多运动,睡好觉,原因是多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能力,其实我认为就是这个心率储备空间,提高上限;而睡好觉可以让心脏休息好,降低下限,一动一静之间让心脏保持最佳状态。
4. 跑步训练方法
先做个总结,如果只是减肥,MAF180就可以,如果要备战马拉松,就需要间歇跑和抗乳酸跑。
4.1 MAF180
适合减肥,就是用180减去年龄作为跑步时的目标心率;MAF180是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一般8-12周训练才会有效果
4.2 抗乳酸跑
我们在以超出自己平时能力的配速跑步时,坚持一会就会发现上气不接下气,原因是心肺能力和肌肉系统不够强大,在较快配速下产生了乳酸堆积,乳酸堆积是较快配速下跑步时,身体疲劳的根本原因。高水平跑者在同等速度下,乳酸堆积并不明显。在平时跑步时多去刺激乳酸钠系统,让身体去适应高强度跑步,可以大大提高身体耐受乳酸的能力。
先说下乳酸的成因,我们在低强度跑时,主要是有氧运动,靠的是糖和脂肪,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运动。如果想进一步提高配速,因为强度提升,氧气供应不足,运动从有氧进入无氧,而乳酸作为体内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不能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就会在体内形成堆积。身体从有氧功能转为无氧功能的拐点叫乳酸阈,乳酸阈对应的运动强度就是乳酸阈强度。抗乳酸跑可以提高乳酸阈,有氧区间随之扩大,配速也会提升。
抗乳酸跑的强度介于有氧和无氧之间,强度相对难以把控,跑得快会造成乳酸堆积筋疲力尽,跑得慢就处于有氧区间没有效果,所以要拿捏好速度。原则是:每周2-3次,一次抗乳酸跑的跑量不超过周跑量的10%;以最大心率的89-92%进行训练;一般需要累积跑20分钟;训练和休息时间5:1,例如一次训练时间20分钟,可以训练10分钟,休息2分钟,再跑10分钟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跑4个5分钟,每组中间休息1分钟的方式
4.3 间歇跑
在高强度跑和休息穿插交替进行,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达到运动极限时,能够摄取的最大氧气量,这个值越高,代表耐力约好)。如果希望提高最大摄氧量,就得逼迫自己尽可能在最大摄氧量对应的强度下训练,这样才能刺激心肺系统,最大摄氧量才能提高。
训练原则:每次训练时间在2-5分钟之间,初级跑者(6分钟配速比较累)可按照400米一组训练,训练时间和间歇时间可以1:1,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95%-100%。间歇时心率恢复到最大心率的65%-79%,再开始下一组。每次跑的训练控制在20-30分钟
5. 一次跑多久才能减肥?
跑步40分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是健身领域流传最广的谎言,理由是刚跑步时消耗糖,40分钟后糖消耗完了,就开始消耗脂肪,所以为了减肥,要跑40分钟以上。
人体体内糖有3个来源:分别是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一般普通人血液中游5g血糖,肝脏中有100g肝糖原,肌肉中有400g肌糖原,总计505g,而1g糖分解释放的热量是4大卡,对应人体内所有糖含有的热量是505*4=2020大卡。假定60kg的人以6:00配速跑步,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10大卡热量,就是一个小时可以消耗600大卡,如果要消耗完身体内所有的糖,需要时间是2020/600=3.5小时。
其实运动强度才是决定糖和脂肪功能比例的关键,事实上糖和脂肪都是混合工作的,几乎不存在某种活动只由糖,或者只由脂肪功能,只是供能比例有差异。从下图可以看到,在低强度活动时,脂肪供能比例相对高,而高强度活动时脂肪供能比例相对低。所以如果是减肥,往往推荐长时间中低强度慢跑,一方面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低强度跑也可以有效促进脂肪分解,但跟40分钟没关系,只要一开始运动,就会消耗脂肪。

我们已经明确,在心率低,速度慢时,脂肪供能比例越高,那是不是心率低的慢跑脂肪消耗就一定多呢?未必,当我们以慢速跑时,脂肪供能比例虽然高,但由于强度低,总能耗有限,所以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也有限,每小时消耗39g脂肪,而如果我们以快速跑步,虽然脂肪供能比例低,但由于总能耗多,所以由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也不必慢跑少很多,每小时消耗34g脂肪。
所以准确的说,低速跑脂肪供能比例高,但消耗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消耗,所以就需要跑久一点。从下图可以看到,60-70%最大心率区间时,脂肪燃烧最为充分。

对于减肥人群,配速建议保持在7:00-8:00之间,耐力好的可以在6:00-7:00;频率上建议每周5次以上,每次40-60分钟。
6. 关于饮食
跑步10公里,能消耗多少能量呢?根据国际通用的跑步能耗计算公式来算一下:

一个体重60千克、配速6:00的人跑完10公里,大概能消耗631大卡,那么他就可以吃如下食物了,不知道大家看到什么感觉,我反正是心里一惊,其实像大米饭、冰激凌、炸鸡排、薯条之类我还有心理准备,但是2杯拿铁、4杯牛奶还是让人心里一惊,以后啊,牛奶不能多喝,咖啡乖乖喝美式,吃牛肉火锅怕是也不敢蘸酱了。。。






7. 跑鞋
作者对跑鞋寿命的建议是560公里,认为穿不同的鞋可以让人变得更快,更不容易受伤。原因是不同的鞋与地面摩擦不同,所以每次步频也会有变化,有助于强化肌肉,只穿一双鞋会导致对同一部位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的压力。
我之前跑步就是穿迪卡侬的跑鞋,后边发现亚瑟士跑鞋效果不错,就尝试买了一双,试鞋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踩屎感”,减震效果很好,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后边跑步时确实也感觉很舒服
8. 运动手表
我之前一直用KEEP来跑步,只关注配速,从未想过测量心率,后来买了一只华为GT2,第一次跑步就用上了,因为手表提示我超过了最大心率,需要降低配速,后边我才开始关注不同心率下训练的不同效果。
在日常跑步时,配速只是个客观的数据,心率才是最能反应身体真实状态,我们需要用手表来实时监测自己的心率,要减肥就跑65%最大心率,要备战马拉松就跑90%最大心率的抗乳酸跑等。从下边我华为运动APP上拿到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运动手表可以帮忙监测步频、运动区间(有氧、无氧)等诸多数据,对于后续分析训练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9. 信封原理
简单说就是跑量增加要循序渐进,每次跑量不要超过上周的10%,否则身体很可能会无法承受而造成伤病
总结前边9点,我觉得有很多方法可以很快执行,比如戴运动手表、穿合适的跑鞋、加快步频、做好跑前热身跑后拉伸、注意跑量,就可以大概率防止伤病。
10. 反思
回想前几年在元旦定一年计划的时候,对于跑步目标,我都是定每周5公里,每月20公里,对应每年240公里,可回头看,发现执行的很差:18年100公里,19年和20年都是只有50公里每年。这让我陷入思考:为什么现在就比之前跑的多了,反思过后我觉得有正面激励和反面障碍清除两方面原因
正面激励:
1)我所在的头马俱乐部SHIP有一个运动群,经常组织跑步和游泳的活动,比如下图的7-8月跑步活动,全世界各地的SHIP成员都会打卡,然后每周排名,大家都会积极的相互鼓励,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很远”

2)精神放松:现在在创业公司,平时加班不少,工作压力也挺大,通过跑步真的可以让整个人放松下来,缓解紧绷的神经,不得不说跑步跑得多真的是会上瘾的
3)外形:我是易胖体质,稍微多吃一点就立马胖起来,运动让我的体重保持稳中有降
反面清除:
1)伤痛:这点前边讲了很多,是之前阻碍跑步的一个原因,通过学习和改进,已经慢慢远离
2)没时间:之前下班想跑步,要不健身房要不户外,可想到去健身房都得走15-20分钟,来回就半个小时了;去户外跑一来车多,二来很热,好多时候就放弃了。后边疫情期间买了下图的小米走步机,不占地,最快速度6公里/小时,我一般下班早就就跑个5公里,下班晚就跑个3公里,跑完直接洗澡,很方便

最后借用莱布尼茨的一句话:大自然没有跳跃(拉 丁语"natura non facit saltus",英语"nature does not make jumps"),或者《法华经》中经典“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我觉得不管跑步,学习还是理财,其实靠的都是长久的积累,短期速成是不靠谱的,要不学的不扎实,要不就是昙花一现没法持续,只有不断的量变才会最终产生质变。
让我们健康长久的跑起来吧,把自己看做一个可以持续迭代的跑步版本,虽然今天是“7:00配速小白版本”,谁说明天没法到“6:00配速中阶版本”,而将来能到“半马版本”甚至“全马版本”呢?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