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考上公务员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和朋友问我,听说你考上公务员了?要怎么努力才能考上公务员呢?
现在我通过公务员遴选考试,到了省委机关,又有很多公务员朋友问我,听说你考上遴选了?要怎么样努力才能遴选成功呢?
怎么样努力?
其实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样努力。学习,坚持学习,在公务员考试和公务员遴选上,就是最好的努力。知易行难,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能坚持努力学习的人却很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痛苦而又枯燥的事情,坚持学习更是战胜不了自己早已形成的惰性。
我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话:我学不进去啊,我一学习就犯困啊,我学习找不到方法啊,我学学习就想干别的事情啊......
这其实就是惰性在学习上,乃至坚持学习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这些话我也都曾经说过,抱怨过,表达过。甚至用来掩饰过自己的主观不努力。我一直承认自己是一个惰性很严重的人。
在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也没少干过。
因为学习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的。
因为学习总不如愉快的玩耍。
因为学习的成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效。
因为学习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不用学习、不需学习、学习无用等等的理由太多太多。
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将近七年的时间,其中公务员工作经历大概在四年半左右。从我身边的公务员朋友中也包括我来看。可以说,每一个考上公务员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让他不得不考公务员的故事。每一个考上遴选的人背后都有一个足以让他努力的理由。
无论是考上公务员,还是考上遴选,我都是通过参加统一考试与对手们竞争而胜出的。而我,靠的就是坚持学习。更准确的来总结,我应该负责任的说,是一个想改变自身现状的意愿克服了自身惰性而坚持学习的故事。
在学习上,我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想学习
我大四下学期就已经提前参加工作了,成为了一家国有农场的正式职工。现在想来这二年半的国企正式职工的身份都有些好笑。
在这个边境农场,想把临时工身份变成所谓正式职工的人,大有人在。千方百计想把自己子女安排进农场工作的人也不少。在下面连队工作想调到场部机关工作的人也有很多。
那时从大学校园踏入社会刚刚23岁的我,在农场还是很惬意的。
正式职工、干部身份、场部工作、职业稳定、收入固定
这些标签一度让我觉得我会在这个边境农场工作和生活一辈子。
所以我开始交朋好友,开始融入当地的圈子,开始打游戏、看小说......
工作和生活似乎能一眼望到退休。
似乎,没有什么需要努力的。
似乎,自己的能力也足以应付工作。
似乎,学习那是学生时代的事......
很快2年时间就过去了,到了2013年。
还是从事一样的工作,大家都认识你,但大家却都不熟悉你,你也不熟悉他们。
还是一样身边没有什么正能量的事发生过,却都是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谁比较能喝酒,谁是用了什么手段上位的。
还是半年才开一次工资,还是需要自己先把一年的社保和公积金的个人部分交给单位,而不是每月从工资里扣除。
还是对这里没有归属感,这里只是我工作的地方,我的家乡还在那个距离400多公里的远方。
所以,像农场其他大学生一样,我也有了离开的想法。
离开这里,我不想再过这种生活。
离开这里,离家里近一点,收入高一点。
离开这里, 我想充满正能量的活着。
离开这里,改变现状,不再浑浑噩噩,不再混日子。
作为一个性格有些内向,不善言谈,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文科生,辞职去大城市找工作,我并没有这个勇气。
参加公务员考试,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你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当你改变现状的意愿足够的强烈,自身的惰性是可以克服的。
我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报公务员的笔试和面试班,就是自己学。
用单位被限速为60KB网速的笔记本电脑下载资料,一个视频课件下载可能就需要一天。
不再懒床,四点半就起来和消防队的队员们去跑七公里的山路。
不再去参加那些饭局,下班后就是学习,枯燥而又懵圈的坚持学习。
当我通过省考成为一名公务员之后,我以前的同事到我工作的地方出差。他和我谈起他后来用过一段时间我以前的电脑,电脑的桌面壁纸上写着“XXX,你今天学习了吗?”他看后都觉得很感慨。
鞭策自己,坚持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方法是否有用,根本的还是看你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去学习,以及这个意愿能够足够克服你的惰性,让你坚持学下去。
回头看那些在农场的标签,真的觉得很可笑,拿到外面这些标签算个什么,当时的惬意的确有些肤浅,犹如井底之蛙。因为,一个人所处的平台基本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但我感谢农场那二年半的工作经历,没有经历那样的工作和生活,我可能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意愿,我不会克服自己的惰性,坚持学习然后进入体制,看到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世界。
第二个阶段——想学习却不够坚持
后来,当我坐在检察院的办公室里,成为一名检察工作人员,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同事,我的内心是不那么踏实的。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于法律知识水平和司法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而我,非法本,又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只能在综合部门工作。
在综合部门工作也很好,锻炼的是综合业务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我现在遴选成功也离不开四年半的时间,在综合部门工作中得到的锻炼与收获。
可我不得不遗憾的说,当年公务员考试报考检察院我是怀抱着惩办职务犯罪的梦想啊!可是,直到我离开检察机关,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参与过一次职务犯罪案件的侦办。
那时,觉得自己要想从综合部门到业务部门工作,就应该证明自己有在业务部门工作的能力。
司法考试绝对是对一个人具有法律职业能力强有力的证明。
那时候,第一次在学习上花了很多钱,买了全套的教材,将配套教材的视频课程也都分类下载,还特意在网上买了一盒很好的签字笔以及草稿纸。
将寝室也布置的像一间教室一样。买了块黑板写下了学习计划,还有学习桌,有台灯,有很舒服的办公椅,准备了咖啡和茶叶,甚至我还制作了一个三层的书架。
似乎,一切学习该有的动力、装备、环境、时间我全都有了。我也确实认认真真的学过一段时间,记笔记,背法条。可我最终连一次司法考试都没参加过,白白花了2次报名费。司法考试教材断断续续的也只学完了《法理学》和《刑诉法》。直到现在,那分批次邮给我的司法考试教材还有一半以上连包装都没开封。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种我一直很向往的学习状态,我却从来没有做到过。
无他,是惰性占据了上峰而已。
我是否通过司法考试,对我个人前途影响并不大,通过了也只是有去业务部门工作的资格而已,能不能去的上还另说。
在综合部门的发展也不见得比业务部门差,甚至某些方面更有优势。
司法考试真的好难啊,看着那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怎么也不如小说来的通俗易懂又有意境。
有学习的时间,不如和小伙伴出去喝点酒交流一下感情,或者去做骑行、钓鱼、徒步这些自己爱好的事情,生活总还是要享受一下的嘛。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放松,一段又一段的反复。不学司考吧,心里还总觉得是回事,学司考吧,学一阵就因为某一个别的事就干别的去了,学又学不好,不学心里又过意不去。
那段时间,内心挺煎熬的。
是呗,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检察院工作过。拥有司法考试A证,在各级检察院、法院的遴选中是最基本的条件。
这A证是最基本的条件却是我的硬伤,同样我的专业也是我的硬伤。
我大学的专业是一个很偏门的专业,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当初设置这样一个专业的意义何在,说是培养能在党政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可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没有岗位招考这个专业的啊,国考基本只有几个省的国税局才招考这个专业啊,比如新疆、比如湖南。遴选也是,只有几个中央党群机关招考过,还是和别的几个专业一起要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我发现,我在考公务员,在考遴选的时候,自己的专业是这么的冷门,只能去挤不限专业的独木桥,自己的学校也是被某些考试拒之门外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句诗所讲的是多么的正确。
好想重回一次高三,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学校,考法学、会计、中文、计算机、经济学这5个专业其中的一个。
我还没白首,读书亦不迟。我也曾经数次想改变自己的专业,比如再考个自考本科,或者再跨专业考个研究生(肯定得跨专业,我的专业根本就没有研究生专业。)
自考本科吧,只能实现换专业的目的,我本身就是本科,自考出来的专业还不算第一学历,似乎有些鸡肋。
考在职研究生吧,2018年之前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也就是只有学位,组织部门不承认学历的,学了也白学。
从成为公务员就想换专业,4年半过去了,还是没有换成,以上两条原因说是直接原因都有些牵强,最根本的还是学习动力不足,惰性占了上峰。
第三个阶段——学习常态化
在基层检察院工作的四年半时间,每一次去省城出差对我都是一次激励,让我最终萌生了想到大城市生活,到大机关工作的想法。我告诉自己再也不想去一次省城都要坐8个小时的火车,再也不想生活在只有6万多人口的城区里了。我享受大机关的工作状态与氛围,我喜欢城市的喧嚣与热闹,我也想能经常坐地铁、看演出、看比赛、看展览......
这个时候,学习仍然不是必需的,因为不参加遴选我在这个小城里可以过得非常安逸,有很多好朋友,每个周末过得都很愉快。
可我既然想改变这种生活和工作状态,去奔向另一种生活和工作状态。只有遴选,只有学习才能有希望实现我的想法。
学习似乎不那么枯燥与痛苦了,因为它能改变我的命运,它能带我去过向往的生活,去做向往的工作。
坐不住,我就边走步边听课件。写不了,就一节节看的公开课。说不出,就对着墙自己讲给自己听。
学习就似乎变成了一种自己爱好,为了这个到大城市生活到大机关工作的梦想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学习变得常态化了,不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转化为遴选考试要求的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文字表达能力,竟然还带附属功能,我把多年爱看的小说丢下了,作息时间变得更有规律了,身体和毅力也得到了锻炼。那些与工作内容、考试内容以及提高综合能力无关的爱好与活动也都渐渐远离了。
当我遴选成功后,到了省会城市生活,到了省委机关工作。
似乎,我又一次应该失去努力的动力,应该去放松他几年。
可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所处的平台基本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有句惊天语录不就是这么说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你凭什么懈怠?”一个人他的朋友圈,对他的影响真的是全方位的。
我现在办公室的对桌,南开大学毕业,精通日语,曾交流到日本的一个省级政府部门工作过半年。我自认为自己也从事过多年文字工作了,在文字材料上应该也能应对工作,可几次工作材料写下来和他相比,发现自己写的材料在站位、立意、大局观确实带有基层工作的局限性,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也是有很多漏洞的。
现在身边的同事有援藏三年工作经历的,有35岁时就是正处级的,名校毕业的不少,研究生基本是平均学历,行政级别基本都是主任科员及以上等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的学历、工作经历、行政级别在我这个年纪才与他们成为同事,与之相比可以算是先天不足了。
或许先天不足,或许能力有限,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我还想追赶追赶。
我确实真的想学习了,也确实一直在坚持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目标,就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
其实我现在有很多的学习方向,我知道是不对的,精力有限学习更应该专注,会慢慢调整改变。但我知道我应该保持学习的常态化,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是与学习分不开的,而不是把时间去用来打游戏、看综艺这些对自己在工作上并没有什么提高作用的事情上。
不想学习,想学习却不够坚持,学习常态化这是我自己关于学习经历的三个阶段。
对于不想学习的人,或者是不想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的人,大可不必为难自己去做出努力上进的样子,真的很累,也会让关心你的人很失望。
对于想学习却不够坚持的人,真的需要好好看看我自己总结的那句话“莫问焉能事竟成,自问是否勤苦人”,如果你是不能够坚持学习的人,那么你也别学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自己累、痛苦还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也没什么成绩。
学习不是做样子,不是在朋友圈发一张在学习的照片,你就真的好像很努力。学习,坚持学习我一直认为是两个层次,只有常态化的,坚持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努力,你才能在你想要的目标上“事竟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