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时光匆匆,岁月无声,生命的消逝和河流的奔涌,都在书写着这个季节的内容。一天又一天,秒钟的嘀嗒,提醒着我,光阴易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历史浩荡,人不过是蜉蝣与过客。
围着公园散步,是与内心的对话。公园里的湖,是千年的古僧,让人兀自感到生命的本真,让人心觉平静。四季的变换,日月的交替,都是自然的进化。此刻,暮色正在消散,一朵鲜花的盛开,预示着初夏的到来,光与影的游戏,在世间演绎生死疲劳。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并热爱它。
生活总是让人感叹,就像消散的暮色让人心生爱恨。曙光总是属于新的一天,暮色像是喝下的一杯茶水,苦涩而又清香,最后带给人清醒,才明白这就是生活。生命都是如此,暮色之后便是朝阳,但是暮色消散之前,却是让人难以释怀。佛不懂众生,一如我不懂佛理。我只知道,消散的暮色让人爱恨两难,许多人在思考人生,许多人也不懂众生,就像望着消散的暮色,茫茫然,期待却不懂曙光。
就像曙光要经历苍茫的暮色,人生也要经历艰难的困苦,那些失意,那些变节,都不是人生的主场,真正的人生是直面困苦,是迎难而上。人生的高光时刻是实现梦想的那一刻,是开始挑战厄运的那一刻。人生千奇百怪,人生大同小异,但无非就是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
暮色是痛苦的,身为一位作家,我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我放弃过,挣扎过,唯一没有变的就是我对生活的努力与保持生命的尊严。我时而敢于挑战厄运,时而懦弱,但是人生的每次机会我都抓住了。自身的胆小谨慎,和对生命的贪恋,让我痛苦,但是我有梦想,也有耗完厄运之后的幸运。
文字是痛苦的,身为一位作家,我们承古人之志,开拓未来,文字让每一位作家都经历了破茧成蝶的痛苦。每一位作家的写作方式都不同,有的完全依赖生活,有的依赖书籍,有的知行合一。而我认为,除去基本的理论知识外,一位作家的理论知识是要经过自身不断地实践与独立探索得来的。一位作家的写作能力是依赖于生活阅历与不断练习得来的。当然,这些观点有些只是我一时所想,可能并不准确。
消散的暮色之后便是清晨,我们希望能看到早晨冉冉上升的朝阳,而不是雨下一整晚后的惆怅。而无论人生的风雨与晴朗,都是人生的无常,我们要做的,就是修好自身的内心。
如果不再为生存担忧,那我们就只顾快快乐乐地修好自身的内心。如果还在为生存担忧,那我们还是属于取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