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时代,视频,音频,社交网站到处都是信息,一睁开眼就是知识。方法论唾手可得,电子书,懒人听书,边走边学,睡着学,躺着学都可以。这意味着,现代人比以前年代的人要厉害吗?在我看来,并不是。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手机拿着就放不下手,大部分人都不分荤素的吃了起来,都没有时间做输出运动,最后营养过剩,结局就是患上知识的肥胖症。囫囵吞枣也没有细细咀嚼,知识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夸夸其谈又如何?做出来才算数。掌握信息之后吸收了,内化了,转化成了果效才算数。我认为能把看完的一本好书成功应用到自己身上比读10本书更有益。
摄取知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各种推送订阅信息追着我们跑,所以现代人会不知不觉落入了知识过剩的陷阱,却无暇把理论实践出来。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警惕成为信息的奴隶,一定得化被动为主动,自己来决定吸收什么,屏蔽什么,放缓吸收步调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应用所学。知识是学来的,而能力是“行”出来的,如果要锻炼能力,必须从“做”开始。最后交出人生的成绩单的时候,不是看自己读了多少书,而是看自己做了什么事。
杨绛回应一位青年学子的迷茫时说“想的太多,书读的太少”,于是又有人说了“为什么我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和许多人一样,我也读很多书,懂了无数的道理,更爱听前辈分享人生经验。这个过程是容易上瘾的,因为知道了这些知识和经验给人的感觉很棒,就像在吸收养份,顿悟了一般,以为自己听了就成长进步了。直到后来,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些没转化成结果呢?为什么我还是我,没有丝毫的改变呢?原来,那吸收养份仅仅只是我们成长的0.01% 的要素而已,剩下的99.99% 还缺着呢,如果99.99% 不做的话,知识经验永远只是别人的。
这99.99%就是要将收到的信息内化。内化了知识,不断操练,升华出的就是能力,这样才能带来转变。才能称之为“这是我的一部分”。
以前学舞蹈和钢琴,每个礼拜一次课一个小时足矣,不贪多,因为这一小时的内容已经够我消化一个礼拜。人的身体是有惯性的,遇到新的事物,身体本能是抗拒的,所以需要透过练习去重新适应。有些人接受能力强,就吸收转变很快。老师所传授的,去实践,练习,然后直到自己的手可以把它做出来,这才叫“会”。
曾经一个大学教授说,"Knowledge will fade away, but experience will stay with you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没错,只有经历才会一直存着脑海里,知识可以立马忘记。现在的很多大学都意识到了高分低能的问题,开始采用project based的教育方式,真的在小组里面去把这个项目做出来,这个知识才算真正的掌握,而不是一些纸上谈兵的考卷。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爱父母,爱家人,爱朋友,如果我问你,你爱你的父母,你爱的好朋友吗?你的回答肯定是“Yes”, 但是事实上你对父母的关心够吗?真正的了解过他们的需求吗?在朋友危难的时候,你是否还在忙着处理上班的事情,没能伸出援手或是安慰。“爱”很重要,爱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个动词,一种能力。爱不付出行动,爱的能力还是零。
把人生经历串联起来,发现原来不论学习什么,其实都是相通的。无非就是知道了便去行出来。
“以终为始”这个思维方式是不是很多人曾告诉过你? 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以终为始,这个习惯讲的是:先在脑海里酝酿,然后进行实质创造,换句话说,就是想清楚了目标,然后努力实现之。但是为啥我们过日子的时候,还是回到了糊里糊涂,漫无目的的生活方式里去了呢。要让理论渗透,需要提醒自己把已经固有的思维习惯掏空,将“以终为始”思维习惯邀请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阅读,大到职业策划,孩童教养,选择人生伴侣等。当不断操练,量变就会产生质变,这时才能成为这是我的能力了。看似只有4个字,其实分量相当的重,如果应用的好,很多人的人生就开始明朗了。
每天睡觉之前可以问问自己,今天做了5件事,有几件事运用了“以终为始”? 只有坚持这么督促自己,才可能有长足的进步。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时代不乏头脑丰盈、口才很好人,但是理论+实践家更令人敬佩。实践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经历一些血淋淋的真相,需要我们去克服自己懒惰,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域。让我们的全部感官都打开去体验这个丰富的世界,人也会很立体生动,自信也是这么来的。
说了半天common sense, 但是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最后附上图给大家参考记忆。
信息时代,不要成了知识的奴隶 信息时代,不要成了知识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