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43912/eada86fe17bf0031.png)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计划经济好还是市场经济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经济发展是一个时间又长,变量又多的复杂系统,所以两种学说都有支持的经济学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当然,对我们来说,宏观经济学更多的是一种涨姿势的,看待问题的新角度而已,对我们真实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就像罗胖在跨年演讲里引用的那句查理芒格名言说的一样——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背后的本质是两种不同的分工协作方式。
计划经济是听指令,谁做什么?市场经济是交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并通过价格的形式来安排,谁适合做什么?
那么这种分工协作方式的不同,是否可以给予我们一个观察新视角呢?
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不同组织的分工分配,比如家庭这个组织,公司这个组织。
再比如黄渤的《一出好戏》里,当一大群人流落到一座荒岛上时,应该如何进行分工协作?
是指令分配?还是市场竞争?
推崇计划经济学说的经济学家们,都会说英国、美国都实行过计划经济,而且运行的都不错——那时候是二战时期的管制经济。
那时候各种关键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得听政府的命令,这样生产出来一定能卖出去,所以每个人都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听指令就行。
这里关键是国家明确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所以用指令安排效率非常高。
但是推崇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们,也会说战争时期当然知道生产什么,但是等和平时代呢?特别是现在这个物质极致丰富的时代,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国家又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凭什么知道呢?
这时候就需要让市场自己调节,那些没需求的自然会被淘汰,切中需求的就会被市场通过价格筛选出来。
所以当没有目标,不确定什么才是目标的时候,市场自己来会更好。
这里面主要的关键,一个是信息问题,一个是控制问题。
指令是在信息明确,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控制。市场自由调节是信息不明确,目标也不明朗的时候,随机试错并组合。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家庭组织、公司组织和荒岛临时组织三种类型里,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分工协作方式为主呢?
家庭组织里,成员的信息,组织的目标信息明确么?当然明确,谁擅长什么,谁是什么性格都一清二楚,每个人的目标,家庭的目标也非常清楚,所以更适合指令的形式分工。
当然指令不是命令,而是固定分配,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金钱调节谁做家务,谁带孩子,谁上班的纯市场竞争就容易伤害感情了。
而公司呢?公司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工业化组织,就是流水线组织,另一种是创意团队组织。
前者目标明确,工作清晰,自然是按分配的指令更加的适合。而后者需要面对的是不确定,而员工的能力信息也是在不断变化升级的,也是不确定的,所以用市场选择的形式会更好。
毕竟判断一个员工能力,判断一家公司潜力,用价格来判断,是最客观的。
那么荒岛团队呢?当一群人流落荒岛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分工协作形式,效率最高,最能完成生存的任务呢?
当然是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形式了。
不过任何组织的协作都是长期而复杂的,两种协作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指令形式容易磨洋工,并且无法有创新,毕竟绝对的安排会扼杀创新。
而市场的形式,牺牲了效率,这个效率不仅是速度上,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任何一个组织的协作分工都不是绝对的,都是不同时期,面对不同任务,从而调整协作的方式的。
就像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不是一种单一经济模式运行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