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李华-1
李华是68届初中生,与我同届。虽年龄相同,却格外成熟。文革前,她父亲在某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是位领导干部,级别不低,常与当时的外贸部长李强直接接触。她母亲在中央党校任教。除了父母,李华还有一个弟弟。说来李华家庭条件不错,家中孩子少,父母工资又高,比一般老百姓强多了。
李华是领养的,不是现在父母所生。原来她是个孤儿,至今不知亲生父母为何人。李华的养父母都是东北人,解放初期同在东北工作,父亲在公安部门,母亲也是个干部。解放初期的东北,众多孤儿院里遗留下很多孤儿,政府号召,党政机关中,凡有领养能力的年轻夫妇,都要领养一个孩子,为国家分担困难。
领养那天,她母亲因为有事没去,父亲因为工作忙也去晚了。此时孤儿中的男孩都被人挑走了,女孩中壮实点的也被挑走,只剩下几个弱小的女孩。他父亲走到她跟前时,见她身子极其瘦小,头却出奇的大,头发稀疏,只有几根黄毛,像根豆芽菜,一看就是个营养不良的孩子。
李华当时也就几个月大,看到有人走近身旁,竟咧开小嘴笑了,小胳膊在空中挥舞,小腿不断地上蹬下踹,她灿烂的笑打动了养父,弯腰把她抱起,说就是她了,接下来着办理了领养手续,把她带回了家。
李华从小体弱多病,当然与先天营养不良有关。主要是心脏病,心跳时快时慢,还时常间歇。刚上小学时,李华经常犯病,厉害时就辍学一段时间,在家休养,感觉好些再去学校。
一个学期下来,上课的时间几乎比其他同学少一半。然而虽然如此,每到期末考试,她的成绩不但能及格,还能处在中游水平。这与她母亲在考前找人给她突击补课有关,当然,主要还是她自身聪明。
李华的小学班主任,是个长得极为漂亮的女老师。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光滑的额头,发髻高高挽起,尤其是那双丹凤眼,眼角微微上挑,举手投足间皆有风韵。李华形容老师更简单:一副官太太模样。事实果真如此。听说老师的丈夫一直在部队服役,是个级别不低的军官。
人长得漂亮往往有脾气,这位老师亦如此。同学们上课有小动作,她几次制止之后,如果不奏效,就会用个粉笔头投过去,打在学生身上;学生的作业中有错误,她在反复讲解错题之后,如果学生旧错不改,她也会严厉斥责,有时甚至会把作业本摔在地上,或是撕去一页。
有一次,李华的作业本也被老师扔到地上,李华见状,竟然不去捡起,扭头便回了自己的座位。心想你扔吧,顶多我不要了,再去买本新的。老师从没遇见过这样的学生,恼羞成怒,从此格外记住了李华。总有意无意地找她茬,只要找到,就是一堆讽刺挖苦的话。上课提问,如果老师感觉问题有难度,会放过举手的同学不叫,专叫不举手的李华。李华却常常能答出,于是也招来一句批评:会答你为什么不举手?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