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唐代王勃的著名诗句。‘“比邻”是指门挨着门的近邻,“比” 有并列、挨着之义。
“比”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法与“从”相同,都由两个侧立的“人” 组成。它们的意义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取义的角度不同。“比” 是根据两个人不分主次,并肩前行的角度取义,来表示并列、靠近之义。而“从”是根据两个人前主后次,后者跟随前者的角度取义,来表示跟随、随从之义。后来,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人们把“比”中的“人”头脚倒立,写成左右两个“匕”的组合了。
“比”是会意字,本义指并列、挨着,如:比肩而立、比邻而居、比翼双飞、鳞次栉比。因为东西并列摆放会产生对比效应,“比” 便引申指对照、比较,如:对比、比喻、今非昔比。宋代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诗里写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的“比”表示比喻之义。“比”进一步引申指竞赛、较量,如:比赛、比武、一比高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先贤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尚的人相互团结而不勾结,卑下的人相互勾结而不团结。“比” 在句中表示勾结,是因为这些关系紧密的人只谋私利,不讲原则。
网友评论